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_ > 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

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哈哈大漢那些事兒奧特: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收藏家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特種兵之水滸武大郎北宋我稱皇帶著小汙統拯救反派大佬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鎮國世子爺快穿之摸魚日常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讓空軍去跟陸軍學怎麼防空,這件事說起來實在有點倒反天罡那意思。

儘管陸軍的編制序列也有防空部隊,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裝備過的射程最遠的防空導彈也就是10公里左右的道爾1,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琢磨射程在40-60公里範圍的集團軍級別防空掩護。

組建頭幾個紅旗16導彈營的時候,甚至還是從空軍地導部隊調過去部分教官,才拉扯起一班人馬。

好在按照沈芳忠的說法,這次只是技術層面上的,最多也只會涉及到一些軍代表之類的技術人員。

總算讓鄭良群鬆了口氣。

他本人雖然無所謂這些細枝末節,但如果可能的話,誰也不願意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在空軍發展史上留下一筆。

隨行的空軍裝備研究院主任李建強則顯然對具體細節更感興趣,趁著領導們都沒說話的功夫開口問道:

“沈總指的是多脈衝技術麼?”

“嗯……具體還不太清楚。”

沈芳忠搖了搖頭:

“實際這個事情從大概去年末就開始有訊息了,只不過一直都是以驗證技術的名義不溫不火在推進,專案資金來源也比較神秘,受到的關注不多……就連前陣子的實彈測試,都是藉著陸軍新型野戰防空系統驗收的機會,順便打了幾發……”

華夏的軍工系統是個涉及數千家單位上百萬人的龐然大物,近些年各種搭順風車或是自籌資金開發的專案更是如井噴般出現,其中絕大部分都屬於曇花一現,並不會有什麼下文。

因此,即便是沈芳忠這樣的型號總師,也不可能對同領域內的每個細節都瞭如指掌。

尤其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收集紅旗9裝備部隊之後的反饋上面,甚至連京城都沒回過幾趟,更是沒什麼機會獲取第一手訊息。

不過,這個回答卻顯然出乎了李建強的預料。

“實彈測試?”

他本來以為,所謂“新技術”,指的應該是尚在概念階段,或者最多也就是開發階段的東西。

結果聽對方的意思,怎麼好像是一副馬上就要裝備部隊的樣子?

沈芳忠也馬上明白過來了對方疑惑的地方,當即解釋道:

“陸軍那邊的主流防空彈體積小成本低,射程也都偏短,替換部件做實彈測試相對容易,沒有太高的門檻,所以很多技術只要被證明有一定可行性,就會找機會試射上幾發……其中多數都會轉入儲備,只有特別成熟且有價值的才會繼續發展下去。”

像紅旗9這樣的遠端防空導彈,每進行一輪測試都免不了一番大動干戈。

一方面是導彈本身成本高昂,試射決策權被收得很高,另一方面也是比較誇張的射程和射高導致每次測試前都要淨空很大一片區域。

早先民間航線稀疏的時候倒是還好,近些年隨著航空運輸業逐漸發達,就算空域管理權確實掌握在空軍手裡,也總要考慮軍地關係層面的問題。

並且更關鍵的問題是,這也堵死了由乙方單方面進行試射的路子。

李建強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會兒,接著露出回憶的表情:

“我們院早年間其實做過過雙脈衝發動機的效能論證,結論是在40最大射程的位置上,殺傷效能大概在單脈衝型號的17倍,在70最大射程的位置上,殺傷效能則可以提高到原來的32倍……”

“只不過,當時發現隔艙式結構過於複雜,2脈衝點火瞬態的成功率很差,隔層式倒是簡單,但1脈衝燃燒產生的高溫燃氣經常會提前引燃2脈衝藥柱,導致兩個脈衝只能連續工作,效能提升很差……如果能有技術上的突破,保證二次點火的成功率和可控性,那倒確實是個提高對空武器有效射程的路子。

目錄
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柯學之倒反天罡奧特曼:我能變為海帕傑頓和葉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