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切精神體複雜起因,如果不把這三者的關係理清,你將很難明白世界的複雜性。”
“認知是理解的源頭,也是所有感情的源頭,因為沒有認知你就不會擁有感情。”
“感情是對自身認知的落實和執行,因為你無法成為你沒有認知過的東西。”
“意識則是感情的抽象體,也是認知和感情的綜合系統化。”
道釋心結 (2)
“簡單的認識就是快樂,你已經經歷過了認識階段,到達了感情階段,階段也會變得逐漸複雜起來,感情是一種很複雜的東西,它是絕對領域裡所不存在的,而是由認識而衍生出來的,衍生出的東西自然是不如先天的好,情感吸收了認知階段的一切,包括善良和邪惡還有中庸,當然,邪惡和善良是太極的兩端,而中庸則是中間那條線。”
張風一個頭兩個大,馬上又寫:情感包含了三者,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涉及到了生命體的自私屬性,情感雖然包含了善良、邪惡和中庸,但在自私屬性的蔓延下,邪惡會逐漸蔓延,最終大於善良和重用,邪惡的根本屬性就是自私,自私是與生俱來的,是無法改變的。”
張風不服氣的寫道:不可能,自私絕對不會大於贈予,說自私是與生俱來的,那絕對不可能,三字經裡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性本善,又豈會天生帶有自私的屬性。
“你所提到的性善論是一種版本,在其他人類社會里還有性惡論的版本,你又如何證明性善論是正確的呢?初生之生命體雖然是一張白紙,但是白紙卻不是無暇的,上面總會或多或少帶有一起其他的雜質,自私就是這種雜質。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私的屬性會隨著增加,而且是不可能減少的。”
張風否定的寫道:有很多人是善良的,他們就沒有自私,比如老萊,郭巨,子路,這些人可都是歷史上的好人,你能說他們是自私的人嗎?
“你看問題太片面了,你所列舉的這三個人雖然都是好人,但他們都是在某個領域,在孝道方面她們確實做的很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呢?子路的夢想是當將軍,踏著別人屍體換取功績來提升官職,這不算自私嗎?你還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分析還是太片面了。”
張風寫道:你說的好像是事實,我突然想到了一些什麼。
“世界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歸根到底是相對空間而非絕對領域所造成的,人的感情是複雜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出現千人一面的局面,也絕對不可能有絕對的存在,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是人,就會有各種缺點,但各種缺點雖然各有側重,但卻有同一種邪惡元素的存在,那就是自私。也許我把自私稱為邪惡有些不妥,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賺取生存的必須品,這是人的本能,但正因為人的這種本能,所以也就造成了自私的不可避免。世界不是完美的,道是不存在善惡的,所以人禍、包括複雜的人心,都是因為人性的自私所造成的。”
道釋心結 (3)
“當然,這只是精神上面的世界觀,至於物質上的世界觀,比如海嘯、地震,這些卻又是另一種了,是和認知,情感,意識相對應的物質,能量和資訊,這討論起來有些複雜,一時半會估計無法說清楚。我只能簡單的說,這些都是自然。”
張風沒有就後面那個問題糾纏下去,而是寫道:既然一切的禍根是自私,而且還無法避免,那豈不是非常無能為力了,難道我們就只能生活在爾虞我詐之中?
“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卻有其他的辦法來儘量抵消,那就是天罰。”
夜襲韓宅 (1)
“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偏偏又是情感,任何人都是為了一定的情感而活下去,沒有純粹的無情之人,正因為人類存在的基礎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所以為了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