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從蘇聯到俄羅斯的歷史過程簡述 > 第10頁

第10頁(第1/3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李:俄羅斯的知識分子非常了不起,比中國人深刻,個性更強,能夠堅持自己的東西。

藍:中國傳統是東方式的管治,動輒得咎,並儘量侮辱你人格。蘇聯動不動就槍決,倒也乾脆利落,不搞大批判。不鬥你。我們的思想改造太厲害了,你沒經歷過,大家集中攻擊一個人。我第一次在中國人民大學受批判是1951年,那時還是團幹部,非常進步。中國人民大學上《聯共(布)黨史》,老師拿著講義念,念一句學生記一句,一堂課下來手都累酸了。不少同學有意見,我就向系裡反映,與其這樣,還不如印出來發給大家看呢!就被批判了,我真不知道錯在什麼地方。人只要稍有些個性,就一定被磨平。稍有點自己的看法,就一定挨批判。怎麼談得上堅持自己的看法。

五、兩種傳統中的知識分子(2)

李:由此,我就想到了兩個國家知識分子之間的差距,中國的知識分子在自省意識上與蘇聯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巴金的覺醒那是在&ldo;文革&rdo;之後,而蘇聯在那樣的高壓下,還產生了索忍尼辛等人,產生了所謂的&ldo;潛流文學&rdo;。就是法捷耶夫,他一方面是傳聲筒,是總管,另一方面也對史達林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而大部分中國作家思想認識並不清楚,這是不是兩國知識分子在認識問題的深度上有差別?

藍:蘇聯作家接觸西方的東西還是多,而新中國成立以後接觸得就極少。儘管蘇聯很專制,可是渴望自由民主的願望沒有完全熄滅。中國從來沒有自由民主的傳統,&ldo;五四&rdo;傳統也沒繼承下來。中國人腦子裡裝得最多的是封建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習慣於盲從,不習慣于思考。

李:從十二月黨人開始,俄國知識分子有個好的傳統,對自己的地位有優越感。而中國&ldo;五四&rdo;時還強調個人的獨立性,後來就是接受改造了,這裡的區別就很大。蘇俄知識分子與中國知識分子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藍:蘇聯也有一批打棍子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柯切托夫、索夫羅諾夫和格里巴喬夫,赫魯雪夫稱他們三個為衝鋒鎗手,專門打人。柯切托夫就是寫《葉爾紹夫兄弟》的那一位。索夫羅諾夫的劇本《莫斯科性格》曾在北京、哈爾濱等城市上演。誰觸犯了他們的同夥,他們就在《文學報》上發表嚴厲的抨擊文章。當時以《十月》為一夥,以《新世界》為另一夥,兩夥人鬥爭得非常激烈。當代中國還沒有出現過針鋒相對的雜誌和圍繞雜誌形成的作家群,所有雜誌都乖乖地聽上級的話,面貌也都大同小異(現已不同)。恐怕沒有一家雜誌的編輯敢同主管部門爭論、吵架,堅持發表自己看中的作品,而這些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成了《新世界》的家常便飯。

李:史達林時代還允許這樣,一群正統的知識分子與自由知識分子衝突?

藍:史達林時代沒有,是從赫魯雪夫時代開始的。他們的思想傾向區別很大,如《不僅是為了麵包》和《伊凡&iddot;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就是在《新世界》上發表的,《十月》上發表的都是擁護現行政策的粉飾現實的作品。當然《新世界》也發表吹史達林的文章,不過發表暴露現實作品更多,這兩派對立得很厲害,見面不打招呼。有一個作家,見到特瓦爾多夫斯基說,別老說我是《十月》的人,我不是,我跟他們已經一刀兩斷了。特瓦爾多夫斯基說,那好,歡迎到我家去做客。

李:看來,在高壓年代,蘇聯的一些作家還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中國的作家組織形式基本上是參照蘇聯模式,您認為在蘇聯歷史上這樣的方式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藍:協會形式有利於史達林親自控制文化界。換句話說,史達林為控制文化界才成立各種協會,其中作協最大。作協不僅掌握的創作命運,還有

目錄
穿越嫡女之人民教師奇蹟!重回83:我的指引有點強撿到一隻招財貓繫結生娃系統後子孫滿堂[綜]家有廢柴初長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