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第2/2 頁)
蠟燭在森林中行走。
張西曼是如何看待蘇聯出兵侵佔波蘭的呢?他寫道:&ldo;蘇聯的出兵東歐陰謀中心的波蘭,是在保衛那原有而被宰割的同胞……以革命的武力來謀本族或他族的解放。就是&l;爭取和平&r;的真義。&rdo;當今日公眾已經瞭解事實真相的時候,對張西曼的這種&ldo;高論&rdo;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張小曼女士的文章結尾有一段話:&ldo;每個評論歷史的人,也應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不是人云亦云,理當詳細查閱歷史資料,再做出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符合客觀歷史真實的判斷。如果背離歷史背景,甚至歪曲歷史,那樣的結果只會害人害己、誤導讀者。&rdo;張女士是否應對照著這段話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誰歪曲了歷史。
藍英年:誰歪曲歷史(5)
(本文使用了《蔣介石為何向史達林低頭》的部分材料,謹向作者表示感謝)
朱正:眼看世界,心想中國‐‐讀《冷眼向洋》增訂本(1)
&ldo;冷眼向洋&rdo;是一句歇後語,毛澤東有詩:&ldo;冷眼向洋看世界&rdo;。說&ldo;冷眼向洋&rdo;就是&ldo;看世界&rdo;的意思。即使不曾聯想到毛詩也可以,從清朝說的&ldo;出洋考察&rdo;到前些年說的&ldo;洋為中用&rdo;,都是把&ldo;洋&rdo;字解釋做外國的意思。說&ldo;冷眼向洋&rdo;,就是用冷靜的眼光去看外國。資中筠、陳樂民主編,資中筠、陳樂民、馮紹雷、劉靖華幾位合著的這一部《冷眼向洋》,副題就是&ldo;百年風雲啟示錄&rdo;,就是用冷靜的眼光觀察20世紀這一百年美國、歐洲、俄羅斯(其中有七十年是蘇聯)有些怎樣的風雲變幻,特別是它們的這些成敗得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