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張女士的文章是反駁馬鬥全和朱正兩位先生的,並說馬先生&ldo;跟著朱正歪曲歷史事實,斷章取義&rdo;,馬先生的文章我沒讀過,朱先生的《怎樣的天火》我是讀過的,現在就看看&ldo;歪曲歷史事實,斷章取義&rdo;的是朱文,還是張女士的文章?
對《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看法,今天本已不存在爭議,張女士的文章反倒引起爭議。她不遺餘力稱讚這個條約,把它說成全國人民衷心擁護的條約。她的這種評價顯然與中蘇領導人的評價不同,也與中國人普遍的評價不同。&ldo;最初提到條約問題,是在1949年2月初,米高揚訪問西柏坡的時候。當時,是蘇方主動提出,1945年8月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那個中蘇條約,&l;是不平等條約&r;。&rdo;(《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286頁)1950年毛澤東到莫斯科簽訂中蘇新條約時,&ldo;在談到中蘇關係時,他(指史達林)說:新中國政府一成立,蘇聯立即就承認。1945年簽訂的中蘇條約是不平等的,因為那是與國民黨打交道,不能不如此。&rdo;(師哲《我的一生》,第301頁)鄧小平也明確地對到中國訪問的戈巴契夫說:&ldo;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勝利時,美、英、蘇三國在雅爾達簽訂秘密協定,劃分勢力範圍,極大地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那是史達林時期。當時中國的國民黨政府同蘇聯簽訂條約,承認了雅爾達的安排。&rdo;(《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93頁)蘇聯領導人承認條約不平等都有一個藉口:同國民黨政府簽訂的,但那時的國民黨政府是中國中央政府,代表中國,這種藉口站不住腳。共產黨執政後,毛澤東先後向史達林和赫魯雪夫要求重新處理外蒙古問題,均遭到拒絕,不論1945年還是&ldo;多年以後&rdo;,不論橫著看還是豎著看,不論對國民黨還是對共產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都是不平等條約。為此我不得不同張女士一起溫習溫習歷史。
1945年2月8日下午3點,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三巨頭在蘇聯雅爾達列瓦基宮討論太平洋戰區的軍事行動。邱吉爾到達會場前,史達林向羅斯福提出對日參戰的條件,在遠東要有個不凍港,具體指的是大連;旅順應成為蘇聯海軍基地,由蘇聯租借;中國長春鐵路(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由中蘇共管;保持外蒙現狀。&ldo;史達林元帥說,顯然,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得到滿足,他和莫洛托夫就難於向蘇聯人民解釋,為什麼俄國要參加對日作戰。&rdo;(《德黑蘭雅爾達波茨坦會議記錄摘編》,第161‐162頁)史達林建議羅斯福總統徵得蔣委員長對上述條件的同意。蘇聯願意同中國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藍英年:誰歪曲歷史(2)
中國政府得知蘇聯對日參戰的條件後,非常惱火。但迫於形勢,蔣介石不得不派行政院院長兼外交部長宋子文到莫斯科談判。宋子文攜蔣經國等人於1945年6月30日抵達莫斯科。租借旅順口是焦點之一。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日本侵佔了遼東半島。在沙俄和德、法等列強逼迫下,日本不得不把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索取三千萬兩白銀作補償。1897年德國佔領青島後,沙皇尼古拉二世動了侵佔旅順口和大連灣的念頭。沙皇說:&ldo;據外交大臣收到的情報,英國船隻正在靠近旅順口和大連灣的海面上游弋,如果我們不拿下這些港口,那就會被英國人奪走。&rdo;於是沙俄&ldo;要求中國將整個關東州連同旅順口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為期三十六年。而且這次租借有些特點:無論俄方還是中方,都未提出租借費的問題。中國政府拒不同意租借&rdo;。但俄方以武力逼迫中方讓步。&ldo;協定於1898年3月15日簽署,中方的代表是李鴻章和張蔭桓,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