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李:這種抽象的形象對20世紀60年代甚至知青一代影響很大。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歷史的尷尬,當時人們用很大的熱情投人到建設中去,但同時又做了許多錯誤的事情,不知現在應該怎麼看?
藍:說受騙也可以,但當時是真心的。保爾實際上堅決支援史達林的路線,反對所謂的&ldo;反對派&rdo;,他本人就是契卡、克格勃。保爾這個形象與奧斯特洛夫斯基第一稿是有區別的,原稿中保爾為烏克蘭人民利益而奮戰,當時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馬赫諾和班傑拉打德國人很勇敢,打布林什維克也不含糊,他們維護的是烏克蘭人民的利益,現在都成了民族英雄。原稿中保爾是支援他們的。
李:國內新出了個全譯本恢復這些了嗎?
藍:不可能恢復,現在恢復的只是後來被編輯刪掉的部分。原稿是他自己徹底改過的。當時法捷耶夫說,不行啊,你得重新寫,並指出了幾點需要修改,但奧的思想感情還是流露出來了,編輯部又作了加工,恢復的當然不可能是原稿了。
李:怎麼知道修改過了,原稿儲存下來了嗎?
藍:那就要看法捷耶夫的信了,他在信裡說,尼古拉,這樣寫不行,有幾個問題需要改,不要搞民族主義。法捷耶夫的話他不敢不聽。怎麼改不知道,但肯定是改了。我不知道原稿是否儲存下來。
李:蘇俄文學對中國的影響,在19世紀末就開始形成了,它是隨革命運動的發展變化而產生影響的,並且不斷深入的。在研究巴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時,我讀到&ldo;五四&rdo;前後的一些期刊,看到當時俄國文學中的反映民意黨、民粹派的作品,隨著無政府主義、恐怖主義的傳播而引起中國年輕知識分子的關注和傾心。這種影響在&ldo;五四&rdo;之前就形成了。
藍:它們對我們這一代影響不大,但是可以作為影響中國的開端,像索菲婭&iddot;佩羅夫斯卡婭、妃格念爾等女性英雄,對中國影響很大。
李:這種形象在後來的蘇聯文學中就少了。
藍:當時民意黨和社會革命黨都主張暗殺,後來暗殺起不了作用,但在中國影響大,連梁啟超、廖仲愷都介紹過索菲婭。梁啟超親自撰寫的《論俄羅斯虛無黨》提到&ldo;女豪傑蘇菲亞&rdo;炸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廖仲愷寫過《蘇菲亞傳》,他感嘆道:&ldo;女員之多,虛無黨之特色也,豈此極靈秀之氣,果獨鍾於女子乎?&rdo;虛無黨指民意黨,蘇菲亞即索菲婭&iddot;佩羅夫斯卡婭。
二、一個世紀的漫長接觸、影響(2)
李:蘇聯文學對中國的影響是繼承了俄國文學中那種激進的內容,它影響了孫中山的革命和無政府主義運動。激進主義的影響一開始就很大。
藍:後來就不大。&ldo;五四&rdo;以後影響漸漸消失。遠不如魯迅介紹的果戈理的《死魂靈》和屠格涅夫等人作品影響大。
李:但文學的影響延續下來了。現在我們怎樣看待魯迅介紹蘇俄文學的功績?他有沒有侷限性呢?
藍:魯迅的侷限性毋庸諱言。首先他對蘇聯的認識並不那麼清楚,都是聽別人說的,沒有親自去了解,不像紀德和羅曼&iddot;羅蘭那樣。對蘇聯體制的瞭解,他遠不如陳獨秀。他譯的那些書對反專制、反對帝國主義是有意義的,但是他翻譯和推出的一些作品,並不都是很好的,比如有一本書叫《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在文學史上根本沒有地位的。他自己譯的《工人綏惠略夫》是典型的無政府主義作品。阿爾齊巴舍夫(魯迅譯為阿爾志跋綏夫)是頹廢派作家,所以後來寫出反倫理的小說《薩寧》。他的書讀了讓人感到窒息。魯迅讓曹靖華介紹了幾部藝術性並不很高的書。
他介紹俄國作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