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華督(下)(第2/2 頁)
..有了!諸兒的手指點在宋鄭邊境的那座城邑之上。鄭軍的補給線上最重要的節點,就是雍丘。
猜想一下華督的對策:表面上對列國大把撒幣,廣結善緣,暗地裡調兵遣將,防患於未然。要是鄭伯想要撇開他華督,單獨扶立公子馮,甚至為了完整拿到傀儡的控制權不惜借用他華督的腦袋,那就立刻縮回城中,商丘兵力雖少,但城防堅固,糧食儲備充足,鄭軍恐怕一時難以攻下。此時補給漸漸耗盡,而經過雍丘的補給線路中斷,鄭軍難以為繼,進不能攻克商丘,退不能撤過雍丘,補給又被截斷,又正值春季,田野之中大麥才剛剛種下,就算掘地三尺,也找不出一粒麥子。那恐怕即便以鄭軍之強,也將在劫難逃了。
雖然,那齊、魯、陳三國呢?宋軍畢竟只有這一部,能在雍丘抵擋住鄭伯的三軍和鄭國的援軍已屬不易,華督又拿什麼來應付另外三國呢?
諸兒連忙問下去。
甲士答道:“百里先生說,,魯侯收了宋國的國寶郜之大鼎,已不會與華督為敵了,甚至許諾,要是鄭、齊發難,魯師會站在華督一邊。他又說,從玉石商人那裡打聽到,華督與曹伯結盟,送了一份厚禮,如果宋國有事,曹伯會率軍截斷曹國的道路。又說陳國懦弱,沒有齊、鄭、魯大國做主,根本不敢有任何動作。”
曹國...是齊師的補給線!
諸兒倒吸一口涼氣。雖然曹國軍隊是不可能有這個實力真的截斷自己的退路的,但真要如此,恐怕齊師也得狠狠褪一層皮。不說會對齊國的安全有何影響,至少會嚴重影響滅紀的大計。
“先生還說,請君子暫且不要有所動作,華督的目的應該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只要我們不挑起事端,應該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
諸侯集會順利結束,華督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到了他忠實的商丘城。宋公子馮被正式確立為宋國新君,進駐商丘。華督仍任太宰之職,把控宋國朝政,架空宋君。
鄭伯沒能成功控制宋國,但為自己的二公子公子突娶得了宋國國君之女,還收取了一大筆“嫁妝”,也算沒有白跑一趟。
魯侯取得了價值連城的國寶“郜鼎”,打算送到太廟中供起來,向祖先報告自己的功績。
齊國與宋國簽訂了和平條約,約定互通有無,用海濱的食鹽換取宋國的銅產品,齊侯、高子收穫了宋太宰華父督的“友情”。
陳侯以弱國國君身份參與了扶立強國國君之事,在國際上難得的賺了一會存在感,還收取了華督的不少好處,也心滿意足地回去了。
這不是皆大歡喜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