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2 頁)
義趨勢是歷史的潮流。但這種潮流被中外反動勢力頑強地束縛著。這種情況下洋務派掀起的洋務運動,觸動了弦上的箭,撳動了讓資本主義車流透過的綠燈的電鈕。因而是順應歷史潮流之舉。
洋務運動一開始,即以購買洋槍洋炮舉辦新式軍用工業為主,以便把人民革命鎮壓下去。近代軍用工業雖有封建性買辦性,但卻是帶有進步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1874年國內革命基本上被清政府鎮壓下去,而日本出兵侵略臺灣,沙俄在西北的侵略也在加緊進行。海防塞防均很吃緊。資本帝國主義在軍事侵略的同時,經濟侵略也在加強。社會主要矛盾由國內階級矛盾轉變為民族矛盾。適應這個主要矛盾的變化,洋務運動的路線也有改善,即由制年為主轉變為御外為主。&ldo;御外&rdo;的措施分為兩個方面:在軍事上大辦海軍,逐步建成了北洋艦隊等新式海軍,和建立了區別於舊式軍隊的陸軍‐‐練軍,以便抵禦外敵入侵;在經濟上,由辦軍用工業為主,轉變為辦民用工業為主,辦了輪船、電報、礦務、紡織、鋼鐵業等,以便分洋商之利,在經濟上&ldo;收回利權&rdo;。並同這種軍事、經濟發展相適應,建立了新式教育機構,派遣留學生,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
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制度,這就是民主制度。於是80年代出現新的變專制制度為君民共主的民主制度的變革思潮。這是客觀經濟規律發展需要的反映。然而洋務派卻非但不適應這種要求而變,反而從中法戰爭後的1885年起加強專制統治,並把這種反動傾向滲透到軍隊和企業管理等方面去。這對軍隊的戰鬥力、企業的競爭力都起了不好的作用。這種逆歷史潮流的做法,導致甲午戰爭失敗是必然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