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趙如意得嫡母提攜,投桃報李,對趙婕妤回家省親的事也很精心。這世間之事,有人笑就有人哭的,眼見趙婕妤回家之時越發近了,張姨娘早按捺不住,於是終在一個陽光正好的日子,對老夫人說了一個父子生隙,骨肉相殘的故事。
張姨娘為什麼要挑這一日和老夫人說這個故事呢,概因張姨娘聽說,趙國公昨日向老夫人提了一提金子爵府有意與府中聯姻一事。這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時機。
第21章 趙國公府(21)
時機好不好的,不但在張姨娘眼中,也在趙國公夫人眼中,更在趙如意眼中。趙如意雖在小事上有些小道訊息,但為避嫡母的忌諱,於大事上一向是不伸手,也不著人打聽的。雖然昨天在老夫人處見到張姨娘,見她眉眼浮躁,又見趙惜如總是用一種似是而非的眼神看她,心下一思量,就想起之前趙惜如和她說起過的那件事。
因見張姨娘彷彿更著急的樣子,趙如意且不急。嫡母既然還願意指點她,那說明到目前為止,嫡母的心思並沒有改變。
於是趙如意依舊只做她的事。
老夫人聽完孫姨娘講的故事,本來就不太康健的身體越發不好。孫姨娘走後,老夫人反覆咂摸,心裡實在提不起勁,便令人早早去二門守著,等國公爺一回府就請過來。
趙惜如自別處得了孫姨娘出手的訊息,撣一撣上衣的下擺,慢悠悠對她娘說了一句:
「祖母既然身體漸好,那明日我就回去了。」
何氏是個賢良人,自然頷首道:
「你畢竟是出嫁女,在婆家勿忘淑賢,好好侍奉公婆,你夫君自然就敬重你的。」
趙惜如不過一笑,託著她孃的手說:
「娘也保重。二嬸子是個做事不叫人說嘴的,面子功夫一向都做的很好,只是人心易變,她性子詭詐,雖然咱們妨礙不著她什麼,但母親還是心裡有個數的好。」
何氏聽了,還想說些什麼,想了想,躊躇良久,終是什麼都沒說。趙惜如是最知道她孃的,於是又囑咐了她孃的貼身嬤嬤幾句,這才略覺得放心。
趙國公任事的衙門是在兵部,適逢太平年景,衙門裡不算很忙,又有家中婕妤省親的事,趙國公近日都是去衙門點個卯就回來了。
還沒入府門,就聽說老夫人請他過去,趙國公略作思量,以為是母親惦記婕妤,於是派人過來引自己過去。當下便沒多想,昂首闊步的往老夫人院裡去了。
一去卻見老夫人一臉的苦相,趙國公即是孝子,自然因此魂飛九天,忙不迭上前殷勤道:
「母親這是怎麼了,可是哪裡不舒坦?」
老夫人擺擺手,自有下人扶她坐起來。她的腰間被塞了一個軟枕,上頭繡著漁家女戲蓮,寡淡的天青色很符合這個年紀的老人家的審美。
趙國公不是老夫人最看重的兒子,也不是她從前最喜歡的兒子,但他也的確有一樣那兩個兒子都沒有的好處。這是個極孝順的兒子。
「坐。」
老夫人並不理他的話,只是給他指了個地方,叫他坐下。母親叫坐,趙國公也就坐了。
「今天叫你過來,是想聽你一句準話。懷禮,我並沒有別的意思,前兒你與我提起的金子爵府的親事,我這幾天翻來覆去的想,還是覺得如意更加合適。」
趙國公一聽母親為此事翻來覆去的想,心裡已經覺得有些內疚了。
便說:
「這事還八字沒有一撇,母親斷不需因此操勞。」
此時有婢女端來湯藥,趙國公親自接過去侍奉。
「現下仍是先帝孝期,誰家敢沒眼力見的這時候議親。何況現在家中有更大的事,還是等婕妤省親回來再說的好。」
老夫人老了,到了這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