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地方財政求救,化身諮詢組(第1/2 頁)
不幸的生活有各種不幸,幸福的生活總是相似。
在新的格局出現後,也不能說是夏國收購全球了,那是全球自動向著夏國聚集。
這是傳說中的埋汰效應。
放在道德經裡,那就是另外一句話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為此,
本來是陷入了房地產危機,以及是經濟危機的夏國,再度開始了經濟的增長。
房地產依舊出現了一些變化。
那是大家開始睜眼看世界了,瞭解到各個地區的不同之處,也就是說,有發展的地方,房價自然還可以。
甚至,
在一個城市裡,你會發現差距比人和狗都差距都大。
這是大家都得到了覺醒,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以前,
大家只要覺得,在城裡住了,那情況都差不多。
在大家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之後,那消費水平、通勤時間,以及工作時間都會成為篩選的標準。
壓根就不是哪一個城市的問題。
這可以更加細化,到某一個城市的某一個區域。
在這種需求出現以後,那就很考慮,一個地方政府的服務能力了,只要你不能滿足人才的需求,那人才會進行流動。
以前人口過多的問題,也在逐漸的解決了。
說到底,
還是以前的選擇,真的是太少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發現,一個好的地方政府,甚至會比一個好的地方會更加的重要一點。
從曾經爆火的淄博,以及哈城這邊的情況,都能夠看出來。
以前是個人都開始卷。
現在,
在官方出手之後,那些地方政府也開始捲了起來。
這裡就不得不說到江城了。
之前的江城,就是依靠著大唐科技公司,逐漸站穩了腳跟。
整個江城也聚集了不少的人才。
之前李雲老說其他的地區。
實際上,
他大唐科技公司所在的江城,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很核心的點。
如此情況下,
各個地方也紛紛開始主動找李雲,想要和李雲進行溝通,看能不能給自己的地方帶來一點點富裕。
之前晉地某些官員,還因為貪汙,直接進入了監獄之中。
那個曾經和李雲接觸,也很有情商的官員,終究是發光了,在晉地有了更多的發展。
那個官員甚至主動跑到了江城,來寒暄感情。
這也沒有辦法,各個地方的政府官員,終於意識到了人才對於一個地方的重要性了。
李雲這邊可是有軍方的背景。
所以,
地方官員們也不敢得罪李雲,只能用緩和一點的方法,進行一定的溝通。
沒辦法,
地方上也有自己的債務。
那就是一座大山,壓在了地方政府的頭上,需要儘快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李雲也做不到完全的無視。
大唐科技公司內部,開始出現了很多的諮詢組,這些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告訴地方政府,到底如何能更好的發展經濟。
比如說,
如何用地方的資產,進行入股,從而獲得更加長遠的收益。
如何去挑選,合適的專案和資產。
李雲之前就是這麼和軍方合作的,早就形成了一套熟悉的模版了。
大唐科技公司的員工,對於這一套也無比的熟悉。
相當於說,
以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