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第2/3 頁)
匪夷所思的情況:一些宋案探究者,竟然真把該段文字當成了所謂&ldo;北京國務院宣告&rdo;,並將其視為陳其美主謀殺宋的&ldo;有力證據&rdo;。如思公的《晚清盡頭是民國》,就給該段文字冠以&ldo;北京國務院宣告&rdo;的標題,並寫道:&ldo;這份宣告讓人難以忽視,雖然長期以來人們並沒有重視它。一個政府做出的正式宣告,畢竟比報刊的某篇報導更嚴肅。&rdo;[27]張華騰則具體分析道:&ldo;北京政府這則宣告,從來沒有人去重視。不僅不重視,而且肯定認為這是一派胡言,是對國民黨領袖的誣衊,藉以混淆視聽,轉移目標。但仔細分析,就會有不同的認識,它並非空穴來風,對國民黨人內部的矛盾和鬥爭的認識,還是一針見血的。陳其美所為,可謂一箭雙鵰,一方面嫁禍於政府,激起黨內同志對政府的強烈不滿,進而推翻政府;一方面除掉黨內的異己派,從而為自己的發展開闢道路。&rdo;[28]張耀傑的《誰謀殺了宋教仁:政壇懸案背後的黨派之爭》和金滿樓的《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也都把該段文字視為陳其美主謀殺宋的證據,後者並以《北京國務院宣告》為標題,將該段文字列入書後所附&ldo;各方函電&rdo;之中。[29]
其實,從該篇文字內容和語氣不難看出,造此文字者應當是與應夔丞所延律師保持密切聯絡的應夔丞家屬,或共進會其他人員,當然,也可能就是應夔丞所延律師之一,總之可以稱之為應夔丞黨徒。
那麼,這篇文字究竟由何而來,又是怎樣一篇文字呢?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所藏檔案中,筆者有幸看到一封手書殘信,從中找到了答案。該信僅殘留最後一頁,內容正好是所謂&ldo;北京國務院宣告&rdo;的最後幾行,即從&ldo;渠在監內日夜防護&rdo;的&ldo;夜&rdo;字開始,直至最末&ldo;則此案不難水落石出矣&rdo;,只不過在此句之後,殘信緊接著還有&ldo;乞公與當道酌之。名心叩&rdo;10個字,&ldo;北京國務院宣告&rdo;則沒有。[30]由此可知,所謂&ldo;北京國務院宣告&rdo;,其實是應夔丞黨徒寫給&ldo;某公&rdo;的信件,目的是希望&ldo;某公&rdo;能就審訊應夔丞的&ldo;裁判所移轉之事&rdo;,&ldo;與當道酌之&rdo;。至於信件寫作時間,由於信中提到的武士英之死在1913年4月24日,因此,該信應當寫於4月底5月初。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