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頁)
戰場上的失敗算不得世界末日,回到江州的陳顯達在獲知蕭寶卷一年多以來的所作所為時,才真正睡不著覺了。這時候江州一帶盛傳,朝廷殺完了徐孝嗣等人,下一步就要派兵來江州討伐陳顯達了。
陳顯達決定與朝廷翻臉,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十一月,他在尋陽起兵,傳書朝中大臣,列數蕭寶卷誅殺大臣的罪惡,然後打著擁立建安王蕭寶夤的旗號,順江東下,直取建康。
陳顯達帶兵是有一套,但是他能調動起來反抗朝廷計程車兵數量實在有限得很,大致還不到一萬人。這些兵起先士氣旺盛,對付朝廷派來的偏軍還比較輕鬆。江州軍連夜渡江,攻到宮城之外,與精銳強悍的臺軍一交鋒,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越戰越少。陳顯達手持長矛,高低抵擋,殺傷數人,可終究年事已高,一個不留意,手中的長矛便折為兩段。眼見臺軍源源不斷趕來,黑壓壓地圍作一片。陳顯達無力對抗,撥轉馬頭正要敗走,亂軍中一矛刺來,他便翻身落馬,死於非命。陳顯達的幾個兒子以及同謀的長史庾弘遠被一併處斬。
連北伐戰場上聲名顯赫的陳顯達都成了自己的刀下之鬼,年輕的小皇帝怎能不得意揚揚?沒了這些&ldo;可惡大臣&rdo;的管束,他如同破籠之鳥、脫韁之馬一般,可以更加荒淫放肆了。十七歲的蕭寶卷的表現越來越像劉宋的那位後廢帝劉昱。(我們前面說過,劉昱就是一位&ldo;模範暴君&rdo;,而且《南齊書》的執筆者蕭子顯是齊高帝的孫子,骨子裡恨透了明帝和他的後人,所以也很有這種可能,即蕭子顯又套用了劉昱這個模板,塑造了又一位大昏君。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蕭寶卷的倒行逆施,直接導致南齊在兩三年內就迅速滅亡了。)
劉昱的強項是爬竿,蕭寶卷的強項則是雜技&ldo;頂幢&rdo;。他吃飽了沒事兒幹,就在宮裡拿過一桿七丈五尺的白虎幢頂著,用肩膀頂,腦袋頂,甚至用牙齒頂,門牙磕掉也不足惜。這些絕技傳到民間,都成了江湖藝人混飯吃的招式,今天常見的雜耍節目&ldo;頂大旗&rdo;,很可能就起源於蕭寶卷在宮廷中開展的這項&ldo;活動&rdo;。
老百姓看這些玩意兒,是圖個新鮮有趣;皇帝整天玩弄這個,老百姓可就遭殃了。蕭寶卷也和劉昱一樣喜歡到處遊玩,而且特講究,穿著奇裝異服,還不想讓人看見。左右親信迎合他的習慣,每次出門前,都事先到要經過的場所,把老百姓趕走,只留所空房子。皇帝出遊,鑼鼓喧天,行人必須躲讓,躲得不及時的,隨手就給殺掉。蕭寶卷覺得還不過癮,又命人在經過的市井小巷和田間小道兩邊,懸掛布幔,形成高高的屏障,並佈置人手守衛。皇帝出一趟遠門,真是比強盜搶劫還要可怕許多。
有一回,蕭寶卷經過一座小城,走進路邊一間屋子,看見有一名婦人並沒有離開,就命手下拖過來審問。一看,原來是個挺著大肚子、即將臨盆的孕婦。蕭寶卷竟當場命左右將孕婦的肚子剖開,檢視懷的胎兒是男是女;又有一回,他的儀仗隊經過寺廟,有一位老和尚身患疾病,來不及逃走,躲在了草叢之中,被軍士抓到,他就下令左右萬箭齊發,一瞬間就把老和尚射成了大刺蝟;有的時候也會碰上來不及離開的地方官員,他也決不寬恕,照例斬殺。
蕭寶卷對自己治下的百姓冷血無情,對自己寵愛的妃子卻是有求必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予以無限的滿足。他最寵愛的皇妃便是被後人稱為&ldo;亡齊之物&rdo;的潘貴妃。
潘貴妃並不姓潘,她本名俞尼子,出身低微,在王敬則家裡做歌伎。王敬則被明帝鎮壓時,蕭寶卷見她國色天香,就把她召入宮中。有人跟蕭寶卷說,宋文帝有個寵妃姓潘(參見上部《宋魏相爭》),所以統治了三十年。蕭寶卷便命俞尼子也改姓潘,以便向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