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第1/2 頁)
草原正主,上帝之鞭‐‐元太宗窩闊臺
其實,奠定元朝框架的是元世祖(薛禪可汗忽必烈),但獲得太宗廟號的是木亦堅可汗窩闊臺,所以本篇還是以他為主角。
最初狹義的蒙古是指遼所謂祖卜諸部中的室韋諸部中的蒙兀諸部中的乞顏部,現在這個概念就擴散得很大了。乞顏部酋長姓奇渥溫,孛兒只斤氏,後稱黃金家族。遼德宗西狩後,草原諸部轉為金的附庸。但所謂金,其實自身都是個漁獵部落,統治水平就遠遠低於遼。草原諸部重拾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金為削弱諸部,也愛挑撥各部相互仇殺。不過恰如匈奴、突厥終歸一統,這個草原最終還是歸於乞顏部可汗‐‐奇渥溫&iddot;孛兒只斤&iddot;鐵木真的旗下。部落統一的方法一般就是你砍我,我砍你,都差不多,就不贅述了。
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南宋對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開禧北伐。就在這年,草原諸部在斡難河源頭召開了一次重要的忽裡勒臺大會。所謂忽裡勒臺,與契丹夷離堇、女真勃極烈類似,是一種部族領主議會,英文作khural,亦譯庫裡臺、忽鄰勒塔,今譯呼拉爾,至今仍是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這一次規模空前的忽裡勒臺大會建立了也客&iddot;蒙古&iddot;兀魯思(漢譯大蒙古國,英譯yeke ongghol ),鐵木真被選舉為成吉思可汗(nghis khan),成為草原共主。成吉思汗意為大海般遼闊的可汗,其實是一個通用的汗號,之後還會有一些蒙古可汗使用這個名稱。但正如凱撒(caesar)成為蓋烏斯&iddot;尤利烏斯(gai juli)的專稱,成吉思汗一般專指鐵木真。
成吉思汗共有六子,其中第一斡魯朵第一哈敦(大致相當於漢族的正宮皇后)孛兒帖生有四子,相當於漢族的嫡子,依次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當時有傳言說朮赤其實是孛兒帖有一次被敵人俘虜後懷的孕,不是成吉思汗的兒子,所以察合臺常罵他是野種,並以事實長子自居。而幼子拖雷聰明能幹,最受成吉思汗喜愛。那麼一個是長子,一個是事實長子,一個是父汗最喜歡的兒子,窩闊臺是剩下最弱勢的一個,繼位希望最小。所以朮赤和察合臺明爭,並與拖雷暗鬥,窩闊臺卻將自己定位為協調者。然而,這在選舉制政體中,恰是最明智的選擇。
按漢文史料記載,成吉思汗臨終,召四子商議傳位,朮赤、察合臺互不相讓,成吉思汗便問拖雷,拖雷便推薦了溫良敦厚的三哥。但這是典型的漢人思維方式,以蒙古當時的制度,根本不需要爭,各自分封一個部落就行了。至於名義上的大汗,你們自己選,哪是傳的?成吉思汗死時並未選舉新的大汗,三年後窩闊臺才在各方勢力的博弈下當選。再說蒙古當時又沒有史官,這些對話怎麼可能記載下來?實則都是拖雷的後代建立元朝後,漢族史官以漢人思維方式,糅合傳說逸聞想像出來的場景。
成吉思汗死前將蒙古分封為八個兀魯思,同時又設立一個中央兀魯思作為公共財產。但這個中央兀魯思很快就虛化了,蒙古貴族並不重視,只有漢化的忽必烈系視若至寶,作為以漢制自稱正統的理論依據,也就是後來的元帝國,至於其餘諸部理不理又另當別論了。
朮赤和察合臺受封在中亞,主要向西發展,窩闊臺封在居中的巴爾喀什湖(在今哈薩克國東部)一帶,而拖雷主要管理金舊地。關鍵是成吉思汗的直屬部隊共約十三萬,其中十萬都留給了拖雷。現在形勢就起了變化,朮赤之子拔都、察合臺開始支援窩闊臺,想利用他制衡實力最強的拖雷。拖雷勢單力孤,但也不願由前兩人稱汗。於是各方勢力經過三年博弈,最後採取折中辦法,選舉窩闊臺為大汗,稱木亦堅可汗,元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