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燕王一哽,把這段日子的事一一指了出來,塑造的燕王是一個多麼忌憚三王,容不下三王的模樣。
戰功赫赫的大將被奪了權,失了子,這一看就是一副過河拆橋的模樣。
朝堂上一片寂靜,誰也不敢多言。
內閣老人不肯放棄的樣子,更是脫了朝服,禮帽,&ldo;王爺為了大燕鞠躬盡瘁,肯請主上嚴懲貴妃。&rdo;
內閣老臣跪地叩首,
很快不少人也跟著跪下請願。
羲和看著這樣,一副遺憾的模樣,&ldo;大家快快請起,愛妃身子不適,剛誕下麟兒便驟聞本王受傷噩耗,長途跋涉千里尋夫,進入軍營之後,又勞心勞力為戰士們施醫贈藥,解救受傷戰士,本就日夜辛勞,身子不濟才驟然小產,的確與錢貴妃無關。&rdo;
幾位大臣抬頭,拱手相問,&ldo;噩耗,請問是何噩耗?&rdo;
羲和無奈地說了句,&ldo;本王也只是聽聞王妃懷胎八月進宮,聽說本王戰俘的訊息,受了驚嚇,驟然早產,還是在麗貴太妃的麗景軒做的月子。&rdo;
這件事其實風言風語也早就有了,只是今日說了出來,大家更加議論紛紛。
先是造謠王爺戰敗,引發嫡長子早產、難產,險些一屍兩命。
再是王妃千里尋夫,在軍營更是奔走辛勞,試針解藥,為軍營也算是立下不小的戰功,可是兩人剛剛想要安心過小日子的時候,再次驟然小產,不知道以後是否會影響生育,豈不讓王爺這一血脈…
大家不敢相信,錢貴妃竟然早就在算計著王爺的血脈,如果不是王妃頭胎穩固,只怕王爺子嗣凋零
朝堂頓時肆意紛紛,大臣們在下面議論著,燕王子在朝堂上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的這位皇弟。
羲和三言兩語看似平息事件,其實是把事件推到了更高點。
好,真的是太好了
這個弟弟真的是老謀深算。
燕王拍了拍自己面前的堂案,讓議論停下,&ldo;這件事容後在議,畢竟是我與皇弟的家事,水患一事,布政使可有作為?&rdo;
朝堂上安靜了下來,正等著外派剛回來的布政使回稟。
布政使錢桂英,正是錢貴妃的親弟弟,從一個不學無術的巡檢直接坐到了從二品的布政使。
可是大家也都知道,雖然是關係戶也必然有些許真才實學,奈何錢桂英真真是毫無實料,被燕王問道也只能尋個統一的口徑胡亂搪塞了過去。
雖然知道布政使對著差事敷衍憊懶,可是畢竟是自己的小舅子,也只能多派了巡撫幫襯。
下了朝堂,羲和循例還是留了下來。
兄弟兩個人一前一走從朝堂走到書房,
燕王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兩個人一起在這等著父王下朝,卻被責罵沒有好好讀書,還想著當年一起奮戰、逼宮的樣子,不成想成了君臣,反而驚天腹地的變化。
羲和能察覺到燕王情緒的變化,又或者他就在等著燕王打感情牌。
燕王果不其然開始自顧自的說起了往事,前面幾句羲和沒聽進去,只聽到最後說,&ldo;……確實是你皇嫂的問題,不過看在朕的面子上,可否…&rdo;
羲和也只是笑笑說,&ldo;十安也並沒有讓臣追究,今日也並不是臣弟提起的不是嗎?&rdo;
燕王笑笑不語,彼此心裡都有了數。
&ldo;這件事,朕必然給你一個交代,我已經罰了她閉門思過,至於王妃,你尋思著如何補償為好?&rdo;
燕王這是讓他提要求的意思。
羲和也明白,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