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這戲聽著這麼耳熟呢(第1/3 頁)
弘曆打量著面前的琅嬅,她今日穿了一件水藍色軟煙羅裙,梳了一個十字髻,只在髮間著了幾點金飾,整個人溫婉賢淑。
二十年來,琅嬅總是這樣陪在他身邊,理解他,支援他。
有賢妻如此,他便感覺上天沒有薄待他。
皇上打量琅嬅久了,她臉上便浮了一抹輕紅,掀開簾子往外瞧去。
琅嬅驚奇地看著外面的事物,深宮十幾年,她幾乎都忘記了市井的樣子。
曾經她也是會跟著額娘和哥哥上街上的首飾鋪子挑新鮮式樣的小格格,即使長大在家,幾位哥哥每次出門回來,也記得給她帶外面好吃的糕點。
如今再親自出來,恍如隔世,她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
“老爺,您瞧,外面這一條長街都點著花燈呢,真好看。”
皇上挑著眉,“夫人,你叫我什麼?”
琅嬅道:“叫老爺呀,民間不都這樣叫麼?”
皇上拉起來琅嬅柔若無骨的纖纖玉手,認真地說道:
“我喚你夫人,你要叫我夫君,或者親切點,叫我的小名也是好的啊。”
琅嬅想象一下,像當年的青櫻一樣叫弘曆哥哥的場景,只感覺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皇上又湊近了說道:“朕小時候在圓明園,還曾經有個乳名,喚作元壽呢,你若是不喜歡叫夫君,就叫元壽吧。”
琅嬅默唸了一句元壽,感覺比弘曆更膩歪了,她趕緊擺擺手說道:
“妾還是叫您夫君吧,夫君~”
琅嬅柔柔的聲音彷彿一道清泉,讓皇上整個人心裡水汪汪的,他心滿意足地摟著琅嬅的肩膀,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了。
皇上今天安排了三個民間的活動:聽書、吃飯、看雜耍。
馬車穿梭於漸漸喧囂的鬧市,停在了一間兩層的小茶樓前,茶樓里人影錯落,不時傳來聽書人的吆喝聲。
琅嬅蒙上面紗,弘曆先跳了下去,隨後伸手扶著琅嬅下來。
剛進茶樓,李玉便引著二人到了樓上的包廂裡,包廂只開一面,正對著樓下的說書先生,和一樓的人聲鼎沸隔絕開來。
皇上由衷地誇了李玉一句,“差事辦的不錯,只是別給我搞什麼歌功頌德的假模假樣,現在外面時興什麼,就讓朕聽什麼。”
琅嬅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然,李玉思考了一下說道:
“現在外面正時興的,是神秘寫手金三爺的《如花傳》,金三爺寫的每個話本兒都流傳甚廣,這《如花傳》最長,至今也沒寫完,如今茶樓裡,也把這本書改編了,下一場就是說這個。”
琅嬅狀似無意地說道:“沒寫完的聽它做甚,不如挑那經典的聽聽。”
皇上拍板說道:“夫人,咱們也聽聽年輕人愛聽的,況且沒寫完說明能與時俱進,咱們就聽這個!”
帷幕緩緩拉開,說書先生手持摺扇,一身灰色長衫,手裡還捧著一隻紫砂壺叼在嘴上,剛剛結束上一場,此時他正喝口茶潤潤嗓子。
須臾,一聲醒木拍堂,好戲上演:
“話說這江寧城北邊的梓金鎮,有一位地主老財,眾人都喚他金四郎,而江寧城南邊的朱家有一位姑娘年方二八,叫做朱惱花,二人從小青梅竹馬。”
皇上評道:假的,一城南一城北,相隔幾十裡,怎麼青梅竹馬。
“這朱惱花姑娘啊,在金四郎的家宴上,以一虛恭敵千萬人馬,燻的那是昏天黑地,,金四郎由此更加喜愛她了。”
皇上皺眉:這金四郎莫不是傻了吧,大庭廣眾之下出個虛恭,還要不要面子了。
“話說金四郎到了婚齡,娶了一位大戶人家的小姐當正妻,又納了一房貴妾生了個長子,接著又把青梅竹馬的朱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