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孽債(第1/2 頁)
高加林離開後,小芳的肚子就漸漸有了變化,父親得知後大怒,想讓她把孩子打掉,可小芳心裡依舊念著高加林,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
為此她在村裡遭受了無數冷言冷語,昔日全村最惹人愛的姑娘現在變得人嫌狗棄,就連家人對她也沒啥好臉色。
在這裡,李雲帆用了些電影的手法,將小芳在村裡的不幸和高加林在城市裡的幸福生活進行穿插。
現在,終於到孩子出生的時候了,但孩子卻遲遲生不下來,村裡人沒有生孩子去醫院的習慣,小芳的母親為她接生,可土辦法用遍了也不管用,等孩子出生的時候,小芳已經奄奄一息了。
小芳臨終前給這個女孩取名高美霞,因為當年高加林還在村裡的時候,最喜歡帶她去看晚霞,並懇求父母把這個孩子養大,等高加林回來接走,父母含淚答應了,小芳也閉上了眼睛。
小芳父親請人捎信給高加林,高加林得知自己有個女兒後略微有些心動,但最終還是維持現在生活的念頭佔了上風,便堅決不承認自己和小芳有啥關係,把送信的人給趕走了。
高加林很清楚,要是讓於海棠知道自己竟然有了孩子,而且還隱瞞了他和小芳的過往,一定會生氣離婚的。
他捨不得新潮的城市姑娘於海棠,更捨不得於海棠當領導幹部的父母;先前他為了回城拋棄了小芳,現如今他又為了前途不認女兒。
至此,小說的前半部分已經結束了,故事的主線是從《小芳》和《人生》中來的,只是做了一些修改。
而細節則是根據自己這些年在前進農場和其它地方的所見所聞填充的,類似的事情其實並不少見。
然後李雲帆直接把時間線拉到了十多年後,並以另一部作品《孽債》為主線進行展開。
《孽債》是上海電視臺於1994年拍攝的20集家庭倫理類電視連續劇,根據作家葉辛的同名小說改編;該劇講述了五個孩子從西雙版納到上海尋找自己親生父母、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青的經歷。
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哪裡有我的家》,雖然不如《小芳》那麼出名,卻也同樣讓人記憶深刻。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這歌聲一響起,好多人都能跟著哼唱幾句。
依舊和之前一樣,把故事的背景從上海、西雙版納挪到吉春、大東北,然後保留主線、填充細節。
十多年後,高加林已經成了知名作家,於海棠給他生了孩子,生活優渥、家庭幸福,每日遊走於燈紅酒綠之間,享受著城市的繁華。
高美霞的生活就慘多了,因為從小沒爹沒孃,村裡的孩子都嘲笑她、欺負她,每次她哭著回家問爺爺奶奶,自己的父母到底哪兒去了,爺爺奶奶也只能抱著他痛哭流涕……
某天,高美霞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同學又嘲笑她,這次高美霞沒忍住,和他們打了起來,老師發現後不僅沒有安慰,反倒嚴厲的批評了她。
高美霞想不通,就和村裡幾個和她一樣被返城知青拋棄的孩子偷偷爬上火車,想要去吉春尋找生養了自己,又拋棄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到了吉春,幾個村裡孩子大開眼界,城市裡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新奇,然而這些美好卻不屬於他們。
吉春的親生父親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兒女;千里尋父的孩子們哪裡知道,他們的到來就像一枚枚炸彈,將給父母的家庭掀起多大的衝擊波瀾。
當孩子們站在親生父親或者親生母親面前,好幾個家庭都被炸蒙了,他們的配偶怒斥對方的隱瞞,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他們自己的孩子嚇得哇哇大哭。
於海棠也是一樣,氣急之下她扇了高加林耳光,然而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