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戰爭結束(第3/4 頁)
趙丹外,其餘臣子們都不是傻的。
虞卿臉上揚起笑容,真好,兜兜轉轉還是走到了他最初提出來的尋求魏國、楚國結盟合縱抗秦,逼秦停戰求和的路子上。
此番趙國能打出和秦國停戰議和,雙方半半開的局面,這哪是馬服子的功勞啊,明明最大的功勞是守了大半年壁壘的廉頗老將軍,以及——
眾人紛紛看向趙康平,這個膽敢當朝指著趙王鼻子痛罵,還空手變雙刀的“仙人撫頂”大才。
趙康平卻沒有注意到臣子們明裡暗裡向自己投來的視線,他現在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廢了這般大的勁兒,終於避免了史書上記載的趙人被坑殺掉四十五萬人以及秦軍戰損三十萬的慘烈結局!
從史書“旁觀者”變成史書“局中人”的趙康平很開心,發自肺腑的開心,不禁由衷地在心底感慨一聲:[不打仗了,真好啊。]
……
始皇崽出生的第三十三日。
秦趙兩國正式達成最終協議,停止長平之戰,以丹河為分界線將趙國的長平之地一分為二,丹河以西加上韓國上黨郡的七十多座城池全部屬於秦國的新增領土,丹河以東仍舊屬於趙人。
為期七個月的秦趙大戰總算是在周赧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四十八年、趙成王八年的十一月的第一場雪降落時,徹底落下帷幕,兩軍也把戰損人數統計出來了,秦軍傷亡人數前後加起來共計九萬,趙軍傷亡人數總計為十四萬,兩國戰損比接近一比一點五。
相當於絕大多數士兵都在此次大戰中僥倖存活了下來。
上黨郡徹底劃分到秦人的新增領土內了,可惜上黨百姓們多達八成都不願意成為秦人,在此時空中未曾跟著趙括死在長平戰場上的原韓國上黨郡郡守馮亭,在呼嘯的寒風裡,眼睛通紅的抹著眼淚帶領著拖家帶口、排成長龍的三十多萬上黨郡庶民們跟在幾十萬趙軍的隊伍後面,不得不背井離鄉,沉默地朝著趙國而去。
上黨郡的七十多座城池隨著百姓們的出走,也一下子就變得空空蕩蕩了起來,秦王稷緊抿雙唇,心中很是憤怒又有點啞火,他想不通為何原韓國的庶民們不願意成為他們秦民,非得跑到趙丹手下當趙民。
現在上黨郡打是打下來了,控也控制住了,卻白白流失了大量的人口,只剩下了方圓百里的土地,似乎上黨郡從韓國的一塊“飛地”變成了他們秦國新增的一塊“白地”。
秦王稷知道這裡面肯定有問題,但他一時半會兒卻想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了什麼地方,難道我秦國的風評在這天下之間就這般差勁兒嘛?我秦王稷如此不得其餘六國的民心嘛?
哼!大魔王不願意想他們秦國的不好,也不認為自己不好,而是羞惱地甩袖帶著餘下的五十萬秦軍浩浩蕩蕩地回國。
他回國還不願意原路返回非得率領著五十多萬大軍繼續南下在佔領的韓國野王徘徊,嚇得韓王然又割掉了野王附近的五個城池給秦國之後,大魔王才總算是像順毛勉強被順舒服了的獅王帶著他忠誠的大軍們朝著秦國奔去。
對於楚國而言,長平之戰中十萬楚軍——嗯,重在參與。
十萬楚軍只是白白溜了一趟腿,作為南邊的援軍好不容易跑到長平了,連秦軍的影子都沒打著又得啟程調頭回楚國了。
魏國的糧商們也是如此,三十萬石糧草剛千辛萬苦的運到長平,趙國就以戰事已結束為由,不願意掏錢買糧食了,魏國的糧商們不得不在心裡罵罵咧咧的也同楚軍一樣原路返回。
無形之中,因為戰事而結成的三家合縱聯盟,在戰事剛剛結束之後就出現了看不見的裂痕。
……
十一月的雪花紛紛揚揚的從陰沉的天空中飄落。
趙國的青壯年男丁們幾乎都上了戰場,留下的庶民中基本上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