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羋八子(一)母以子貴(第1/4 頁)
近年來,一部以戰國時期為背景的電視劇引發了廣泛關注,其中一個名為羋月的歷史女強人更是成為了焦點。在眾多歷史愛好者的深入研究和比對下,大家一致認定,羋月的歷史原型正是戰國時期秦國聲名顯赫的宣太后,又被稱為羋八子。
根據現存的歷史資料,宣太后身上有著一個獨特的標籤,她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太后的人。這無疑顯示出,宣太后的人生輝煌時期在於她成為太后之後。換句話說,宣太后能夠成為一代女權人,完全是因為“母以子貴”。作為一位被載入史冊的封建女權人,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在賈誼的《過秦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這句話的意思是,到了秦始皇這一代,秦國曆經六世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功業,最終使他能夠以強大的武力統一各國。其中的關鍵在於經過了六世的沉澱和積累。
這六世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這六位秦國君主的統治時期。而我們所提到的宣太后羋八子,就處於其中的一個階段。特別是在她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她扮演了一個重要的女權角色,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發揮了重要作用。
宣太后羋八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女性。她以其聰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在秦國的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羋八子實際掌握了秦國的政權,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她積極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推動秦國的軍事和外交發展。
羋八子在政治上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她與周邊國家進行外交聯姻,鞏固了秦國的地位。同時,她也支援秦國的軍事擴張,為秦國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羋八子的政治智慧和果斷決策使她成為秦國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此外,羋八子在文化和藝術方面也有著自己的影響。她支援文學和藝術的發展,促進了秦國文化的繁榮。她的存在和貢獻不僅彰顯了女性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
總的來說,宣太后羋八子在秦國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智慧和領導力為秦國的發展和統一事業貢獻了力量,同時也展示了女性在古代政治中的獨特地位和影響力。
宣太后,羋姓,出生時間大約在楚宣王二十六年(前 344 年),根據其姓氏可推測她的祖籍,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別稱羋八子。
據記述,羋八子是楚國宗室的女兒。公元前 329 年,楚威王熊商逝世,楚懷王熊槐繼承王位。為了與秦國聯姻,當時年僅 16 歲的羋氏被送入秦國,成為秦惠王嬴駟的妃子。
她的美麗與聰慧,深得嬴駟的喜愛,被封為“八子”。這一稱號,不僅代表了她在宮中的地位,更折射出她獨特的魅力。
婚後,宣太后為嬴駟生下了一女三子。羋八子17 歲時,公元前 328 年,她生下長女嬴氏,後來成為了燕昭王后。20 歲時公元前 325 年,她生下長子嬴稷,即後來秦國的待機王秦昭襄王。後來又陸續生下次子嬴悝,被封為高陵君,幼子嬴芾,被封為涇陽君。
公元前 311 年,秦惠文王因病離開了人世,年僅四十六歲。秦惠文後魏氏,所生的嫡長子,年僅 19 歲的太子嬴蕩,繼承了秦國的王位,成為了秦武王。
隨著秦惠文王的去世,羋八子的地位可能發生了變化。作為秦武王的小媽,她可能需要與新的君主建立關係,並在宮廷中重新定位自己。這可能涉及到與其他王室成員的互動,以及對政治局勢的觀察和應對。因此,在秦武王在位的時期,羋八子在秦國內部應該難有作為。只能低調地享受自己寡居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羋八子和秦惠文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