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劉娥(五)臨朝理政(第1/2 頁)
成為了皇太后的劉娥,名正言順的開始了臨朝聽政,變成名正言順的女權人。不過,很快劉娥就遇到了一場奪權的風波。之前,協助她擊垮寇準一黨的丁謂,跳了出來。作為宰相,又擁立劉娥有功,自視甚高的丁謂,也對至高無上的權力,滿懷了覬覦之心。
丁謂認為,皇帝年幼,代領皇權的太后劉娥,畢竟是個女流之輩,可謂是幼主弱母。現在的朝廷,應該唯他宰相丁謂,為馬首是瞻。因此,丁謂便結合自己一黨人開始奪權,意圖架空二宮。將絕對的權力攬在自己的手中,讓自己成為代行皇權的權臣。
這個時候劉娥,全然不是一個可以任人擺佈的政治傀儡。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受夠了被人擺佈的她,是不會輕易丟掉這來之不易的權力的。
現在,劉娥的皇權有名有實。加上政治上與丁謂不對付的人,也比比皆是。這次,劉娥就如法炮製。再次利用了,黨同伐異的手段。沒有費很大的力氣,就順帶手的除掉了丁謂。
要不是宋朝開國,有刑不上大夫的傳統,丁謂很可能就身首異處了。最後,劉娥將曾經助力她獲權的丁謂,貶謫到了當時最遠的地方崖州(今海南島),就此丁謂被清洗出了權力的中心。
當然,除了丁謂之外。之前協助劉娥的曹利用,也是自恃有功,搶權奪利。已經坐穩後位,站穩腳跟的劉娥,眼裡怎能揉進與她爭權的沙子。準備利用謀反之名,來處決曹利用。後來,礙於朝野上下的異義,選擇放了他一馬。而曹利用和丁謂一樣,落了個被貶外地的下場。可是,不知道是劉娥有心為之,還是曹利用嚇破了膽。在去往外地任職的途中,選擇了自盡。就此,協助劉娥上位的兩個主要人物,都被劉娥清算解決了。
接連肅清寇準和丁謂兩大宰相派系後,劉娥在朝廷上已經是大權在握。也開始了她,將近十一年的臨朝聽政的生涯。在掌權中,果斷處決自認為有功而自傲的人。充分展現了劉娥,高超和決絕的政治手腕,以及在絕對權力上的唯我獨尊。
當然,劉娥成為實際掌權人後。不僅,有雷霆的政治手腕。在國家的施政治理上,她也有著很好的行政措施和施政理念。
在政治體制上,取前朝的精華,去前朝的弊政。比如,沿襲了前朝宋真宗時期的基本制度,終結了宋真宗晚年的“天書運動”。
透過嚴厲的政治打壓,剪除了宋真宗後期,遺留下來的黨爭問題。發行交子,就是市場流通的紙幣,以促進市場經濟的流通。值得一說的是,這是世界上發行的第一種紙幣,歷史上也稱為“官交子”。
劉娥對權力的支配,讓她在朝野上下,威望是盛極一時,儼然是一副女皇后的作態。畢竟,前朝有武則天為女皇的鮮活例子。在宋朝朝野上下,也都是把她奉為最高的權力者。此刻的劉娥,和成為女皇,相差的就是那一句稱呼和國號的變更罷了。
反觀,劉娥本人也是不遑多讓。對於稱帝成為女皇,劉娥當時也是動了心思的。早在她成為皇太后,代行皇權之初,她就已經開始穿著帝王的袞服。名號未有,而皮囊先行。
在接連打壓和收拾能對抗自己的政敵後,劉娥又動了學武則天稱女皇的心思。自然,最高權力者有這樣的心思。她的政治追求者們,肯定能洞若觀火,給出自己的符合。在劉娥的默許之下,她的政治支持者,多次明裡暗裡的提出,讓劉娥稱帝的口號。
不過,雖然有支持者號召和建議劉學武皇稱帝。可是,大部分忠心於趙宋皇室的朝臣,還是極力反對。他們可以允許劉娥代行皇權,絕不妥協劉娥改朝換代。最後,劉娥還是選擇了妥協,沒有再進一步,沒能稱帝建制。
不過,沒有皇帝的名號,就不代表劉娥不行皇帝之事。為了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劉娥打算按皇帝的禮儀,前去祭拜太廟。當然,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