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交束脩(第1/2 頁)
“您給他們寫推薦信也算領他們讀書入門了,老先生儘管考校。”
蘇老太笑著說完,退去一旁。
江老秀才對蘇老太的態度很滿意,先拿出一疊儲存完好,平常捨不得用的紙筆出來,叫晏家、晏和、晏齊、晏興四個小子們輪流磨墨。
其中以晏家做得最好,晏和中規中矩,晏齊次之,晏興最差。
江老秀才不由多看了晏家一眼,又考校他們書法,叫他們寫自己的名字。
這一關晏家、晏和都過了,晏齊勉強過,晏興不及格。
偏偏晏興一點兒也不著急,反而摸了摸腦袋,憨憨的對江老秀才抱歉,說自己浪費了他的紙。
江老秀才到嘴邊的“這娃沒慧根啊”,默默嚥了回去,揮了揮手,讓晏興不用考了,隨後問晏家他們,“可讀過《論語》?”
三人點頭,“回先生的話,逃荒之前我們曾讀過。”
說完,晏家忍不住維護晏齊、晏興道,“還請先生見諒,我家三弟、四弟啟蒙較晚,平常都是跟著我和二弟唸書,也沒人正經教他們,所以先生待會兒考校晏齊,還請不要太難,晏齊只讀了《學而》篇。”
江老秀才眼裡閃過一絲滿意,點了點頭,讓晏齊先去一旁,隨後問道,“那你們兩個又學了《論語》裡的哪幾篇?”
晏家道,“回先生,晚輩們學過《學而》、《雍也》、《述而》、《秦伯》、《子罕》、《顏淵》篇。”
江老秀才心裡有數了,先考晏和,“我且問你,什麼是‘克己復禮’?”
晏和道,“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江老秀才道,“可知何解?”
晏和沉吟片刻,道,“克己一為剋制自己私慾,二為克服缺點和不足,復禮是指遵循天下的規範禮儀,孔子認為,透過克己復禮,可以達到‘仁’的境界,這便是‘天下歸仁’,若一個人能做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便能引導整個天下向善,個人也能達到仁德之境。”
他寥寥數語,卻說得江老秀才雙眼放光,激動的一連拍桌子說了好幾個好字,接著又考晏家,“我且問你,什麼是‘子絕四’?”
此話一出,晏和微微蹙眉,不放心的看了眼晏家。
晏家頓了一下,道,“回先生,子絕四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江老秀才道,“可知何解?”
晏家搖頭,“回先生,小子解不出來。”
江老秀才眉頭一皺,看向他,“解不出來?是不能,還是不會啊?”
晏家低頭坦然,“小子不會。”
江老秀才失望搖頭。
他還以為這家哥兒磨墨,寫字都那麼出眾,替弟弟說起話來也頭頭是道,學識也一定不錯,誰知道竟是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蘇老太不免擔心問道,“老先生,可是我這孫子們有什麼問題?”
江老秀才從晏家身上收回目光,摸著鬍鬚笑道,“嗐,沒什麼問題,不過你家興哥兒資質愚鈍,恐怕不是念書的料。這推薦信我可以寫,但老嬸子還是要有個心理準備才好,縣學每年春秋兩季一次大考,大考不合格者,可是會被退學的。”
蘇老太連忙應好,從江老秀才這拿到四封推薦信出來後,喜笑顏開。
晏興虎頭虎腦的摸了摸鼻子,“奶奶,先生說我不是讀書的料,您咋還開心呢?”
蘇老太用帕子替他擰了把鼻涕,笑道,“你能讀書奶奶就開心,先生說你不是讀書的料,這奶奶信,但你能認字兒,不做文盲,會簡單的算賬,這輩子就夠受益的了。”
說著,又看向晏家、晏和、晏齊,半慈愛半警告道,“你們三個也是一樣的,奶奶不指望你們將來有多大出息,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