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賭石(第3/3 頁)
一買走。
其中最貴的那塊,被老劉的一位朋友給收了。
主要還是李凡賣的便宜些。
算下來,這五塊石料刨去成本,淨賺了7000塊左右。
還算可以。
這5塊石料,李凡只是試試這個方法的可行性,眼下效果李凡很滿意。
於是就把目標看向攤位上那些精品料子。
這些料子都是明碼標價,有的開窗了,有的還是完成的一塊,上面寫寫畫畫有不少的痕跡。
相比那些廉價的散料,這些精品石料的數量不算太多。
李凡使用能力看起來就快了很多。
當然,檢測的要求依然是以穩賺不賠為標準的。
李凡邊走邊看,他發現很多開窗露出大片“綠”的料子,用能力檢測顯示的基本都是【絕無可能】。
這樣就意味著這些外表看似有貨的料子,實際上並不值標的那個價碼。
套路很深啊。
掃蕩了一遍後,李凡從裡面找到了10多塊穩賺不賠的。
但價格都不便宜。
少的幾千起步,貴的十幾萬,幾十萬都有。
價錢貴了,李凡也不敢隨便買,他得稍微想想。
如果能一次性開出個極品,那他就能大賺一筆。
免得自己開多了好東西,被人惦記關注,這不是他想要的。
於是,李凡再次用能力檢測了這些穩賺不賠的精品料子。
這次檢視檢測難度是以“切出的翡翠值本身賣價2倍的錢”為標準看一遍。
也就是說,假如這塊石料的賣價是一萬塊,但是切開后里面的東西能值2萬。
如此方式,李凡就能進行篩選,按照價格計算,挑出那個賺錢最多的石料。
第一輪檢測下來,十幾塊穩賺不賠的料子裡,只有8塊滿足條件,顯示的是【手到擒來】。
李凡拿出手機開始記錄這一輪的價錢統計。
畢竟每塊料子的賣價都不一樣,不能只簡單的看倍數多少。
比如這塊石料的賣價是50萬,其切開後的真實價格只是賣價的2倍,也就是一百萬。
而另一塊石料的賣價是1萬,其切開後的真實價格是賣價的20倍,卻只值20萬。
連50萬的一半都不到。
就是這麼個道理。
做個資料統計,最後看所有石料的真實總價格來判斷出哪個石料最值錢,賺得最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