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如果有我們知道而警方不知道的列車,那也可以,但是很遺憾,沒有那種東西。”
“但是您已經有了打算,對吧?”
拓也看著胸有成竹的直樹,他點了個頭說:“警方首先大概會認為是單獨犯,或頂多兩名共犯,他們基於過去的經驗會這樣判斷。但是我們有三個人,所以就出現了這個招數。”
“什麼招數?”
“接力。”
“接力?”
“沒錯。接力棒是屍體。”直樹在紙上稍隔間距寫下“東京、厚木、名古屋大阪”,然後在大阪兩個字上方打×。
“康子在大阪遇害。但是屍體的發現地點是在——”他手上的原子筆筆尖經過名古屋、厚木,停在東京的地方。“大約距離五百公里的東京。”
拓也深吸一口氣,看了橋本一眼。橋本目不轉睛地將目光落在紙上。拓也緩緩地吐息,然後對直樹說:“請您說明一下。”
直樹又在紙上寫下A、B、C。“這個ABC就是我們。執行計劃當天,A、B、C分別在大阪、名古屋、東京。首先由A殺害康子,譬如這是在晚上六點半。在那之前,A要事先做好六點之前的不在場證明。”
他在大阪兩個字旁寫下“六點三十分,A殺害康子”。
該會推定犯罪時間是下午五點到晚上八點之間。換句話說,刑警會這樣問我們:下午五點到晚上八點之間,你在哪裡……?”
“這種情況下B和C當然回答得出來。他們不用說謊,因為實際上事先做好了不在場證明。”
“但是A要怎麼回答才好呢?他在六點之前有不在場證明,但是六點之後到十一點左右沒有不在場證明。”
“A在大阪,屍體是在東京被人發現的。”
直樹解釋之前,拓也說:“要在五小時之內到東京殺害康子,再回到大阪是不可能的事。”
直樹點點頭,表示他說得對。
“也就是說,三人都有不在場證明。但前提是警方不知道A、B、C是共犯。”
“但是有個大問題。”拓也說:“究竟誰要當A呢?沒有人會想當直接動手的殺人犯。”
“話是沒錯,但是非得有人動手才行。”
“還有一個問題。就算A按照討論內容執行殺人計劃,也不能保證B和C能夠完美地完成後續的工作。直截了當地說,B和C能將罪推到A一個人身上。到頭來如果A被逮捕,B和C只要主張A的供述是捏造的就好了。”
“A是否信得過其餘兩人嗎?嗯,這倒也是。畢竟是這麼浩大的工程,必須事先以某種形式形成共犯結構。”
直樹拿出另一張紙和印泥。“這樣吧。決定當A的人先在這張紙上寫下——我們共謀殺害雨宮康子,然後再在這句話中間蓋上自己的拇指指印,而決定當B和C的人在這句話的兩側署名並蓋上拇指指印,這算是一種聯署書。這張紙由A保管,這樣B和C就不能背叛A了。”
直樹偏著頭,彷彿在問:“有問題嗎?”
“呃……”橋本開口問:“那A要由誰當,這也是由室長決定嗎?”
於是直樹目不轉睛地盯著橋本的眼睛,問道:“假如我說你當A,你會接受嗎?”
橋本瞪大眼睛搖頭。
“我想也是。我話先說在前頭,這件事和我們在公司中的地位無關,我想公平地決定角色。”
直樹又拿出先前的撲克牌。“從中抽出一張,按照數字大小依序決定喜歡的角色如何?”
拓也稍微想了一下,答道:“好吧。”橋本也同意。
“但是在那之前,能不能讓我們檢查撲克牌?”拓也說。
直樹扭曲嘴角抿嘴一笑,然後遞出撲克牌。撲克牌並無特別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