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迎天子2(第1/2 頁)
曹操給了李斜一千人馬,這一千人馬就是他以前所帶的破陣營。
人馬不能帶多,多了張楊會怕你來奪他的地盤,會不給你透過。
此時劉協已經到了安邑,正在安邑“天子與群臣會,兵士伏籬上觀”呢。而且“從官食棗菜”,生活非常悽慘。
李斜讓高順統帶破陣營,高順見到破陣營計程車卒後對李斜道:“將軍的破陣營與順此前的陷陣營頗為相似,只是尚有不及。”
李斜知道肯定不如,自己只是照著你的樣模仿,還不能做到超越原尊的地步。
“你便只管照你統帶陷陣營時一樣統御即可。”
此時高順也是校尉之職,破陣營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但其中還有一半是以前的兵士,對李斜也比較信服,所以統帶起來也不那麼難。
李斜領著兵馬經獲嘉,到山陽,過沁水,然後到了箕關。
箕關是張楊的兵馬鎮守,因為曹操已經和張楊商定,所以箕關也給李斜透過了。
過了箕關後,翻山來到安邑時,從出發到現在已經是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但是,在安邑城外,李斜遭到了董承兵馬的阻擋。
李斜向董承言明是來迎護天子歸洛陽,又有丁沖和鍾繇從旁勸說,董承這才同意讓李斜去見皇帝劉協。
李斜讓高順領著兵馬屯在安邑城外,自己領著五十個護衛,抬著從兗州帶來的酒肉食物,入安邑見天子。
皇帝見了酒肉等物大為感動,封李斜為成武亭侯,拜為揚威將軍。
又封曹操為費城亭侯,拜為鎮東將軍。在興平元年十月的時候,皇帝已經拜曹操為兗州牧,讓曹操的兗州牧之位坐正了。
在李斜的提議下,劉協召韓暹楊奉董承和百官商議,大家一致同意送天子回洛陽。
李斜屬於外來戶,不能隨行在劉協左右,楊奉讓他領兵殿後。
於是出箕關,下軹道,進入河內郡,張楊奉食在道旁貢獻。
回到洛陽時,已是六月。
此時曹操早已經平定了何儀劉闢等黃巾,斬黃邵,劉闢和何儀投降,豫州入於曹操之手。
曹操也已經在許縣築了宮室,劉協回到洛陽後,他立刻領著一萬人馬來到洛陽。
洛陽城因為之前被董卓燒過,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街無行人。
又缺食物,又無完好住處,那些公卿官員更是要自己出去找吃的,有不少人甚至餓死在牆壁間。
當知道曹操來到之後,因為領著大軍,洛陽城內又有李斜所領一千人馬。
韓暹和楊奉等人也沒辦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曹操迎接天子遷都到許縣。
劉協就更沒辦法了,現在在洛陽的哪個將軍都有自己的兵馬,只是曹操最強。
而且洛陽確實殘破不堪,曹操又已在許縣築好宮殿,遷都許縣也未嘗不可,至少總比在安邑時在棘籬中與群臣相會好。
曹操讓李斜領三千兵馬斷後,韓暹和楊奉後來帶兵想追皇帝回去,也被李斜和高順領兵打跑。
董承等其他公卿官員也隨天子劉協來到許縣。
到了許都,皇室宗廟,社稷制度又開始重新建立。
皇帝和皇后百官等生活和朝堂事務也開始正常。
劉協拜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荀彧為侍中,守尚書令。
程昱為尚書,領濟陰太守。
李斜因為到安邑迎護天子功大,也拜為豫州牧,高順封為裨將軍。
現在仍然是袁紹兵力最強,曹操讓皇帝拜袁紹為太尉。
可是現在是大將軍班在太尉之上,袁紹之前是曹操的大哥,現在卻要排在曹操之後,他不樂意了,不肯受封。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