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份簡策(第3/4 頁)
量便是內力的來源。
“你的閱讀速度真夠快。”
章邯壓制內心的驚訝:“即便是一位苦讀數十年的研究者,恐怕也無法達到你的速度——假如不算我催促的話。”
望著秦銘靜靜拔劍的舉動以及他的氣勢,章邯心頭湧起了古怪的感覺。
也許,秦銘是傳說中的天資異稟吧!有的人天賦平庸,看似默默無聞,卻能抓住契機飛躍成絕代高手,通曉一切技藝。
這樣的才俊數百年才出一個,而秦銘顯然是個普通人,這是章邯願意用命去擔保的。
但是,為什麼他現在展現的武道素養猶如大師?要知道,那只是短短兩刻的武術書籍閱讀啊!
如果兩刻能成就武功,那世人何必還刻苦練功?這跟隨時隨地都能吃飯有何分別?
但是當秦銘完全抽出寶劍後,章邯的想法截然不同了。
他甚至懷疑秦銘隱藏著強大力量。
儘管劍術沒有炫目招式,只是簡單的握劍,但在章邯眼中,似乎看到了一個歷經一生磨練的老劍者所散發的深邃劍意。
章邯微微搖頭,試圖摒棄這種荒謬的念頭,再注視秦銘,卻發現他仍是尋常人一個。
即使寶劍握在秦銘手中,也並未顯現出任何特別之處。
\"這只是錯覺嗎?\" 章邯默唸,不由自主地撫著胸口,問道:“可是為什麼我會感到不安呢?”
章邯收束心神,想再次欣賞秦銘舞劍,但秦銘在劍出鞘後輕輕嘆了一口氣,隨即歸鞘。
“怎麼了?”
他關心地詢問,語氣間已然悄悄發生變化,之前的偏見逐漸轉化為理解。
秦銘回答說:“似乎缺少了一些元素。”
\"是什麼?”
章邯追問,難道是劍不夠優秀,“是嫌棄龍驤劍不入流嗎?”
“這柄龍驤雖然不曾在名劍排行榜名列前茅,但也非劣品。”
秦銘反駁,在秦王朝富饒之都—咸陽說出缺什麼,是對秦朝的一種冒犯,讓章邯心中不滿。
“差的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理解與洞悉。
我已能感知某些意境,但缺少一種引導讓劍意具象化。
同時,我現在的力量猶如無本之木,無力驅動。”
他援引詩說,強調實戰的重要性。
說著,秦銘再次抽出龍驤劍,輕輕敲擊指節。
“嗡——”
平淡的聲音在空氣中盪漾。
章邯微微蹙眉,不解秦銘的意思,但又似乎隱約捕捉到其中一些深層的寓意。
“是否需要劍道大家的點撥?”
章邯疑惑道。
秦銘將劍放在章邯面前,“嘗試一下,也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章邯擺手婉拒:“我乃野外自學,對我來說,劍不過是個冷冰冰的工具,我不執著於特定武器,任何順手的東西都能成我劍,並非追求劍道真諦。”
秦銘點點頭:“武器初衷便是殺伐之用,然而人們常給它賦予權柄、地位和象徵意義。
槍是王者之兵,劍是領袖之劍,刀為主帥之鋒,棍則是祖師之力。
每種稱呼都在揭示其特色並與其他之物相比較。
在傳承中,人們對這些兵器內涵探究不已,渴望達到物我交融的程度。”
“但兵器有各自的屬性—有的鋒利,有的硬朗,有的詭秘。
被困於這些定義,無法理解兵器的真實本質,也就無法更進一步,觸及更高的境地。”
說到此處,章邯宛如受到電擊,有所領悟。
人們給予定義,卻為它們限制…章邯低聲重複這話語,彷彿豁然開朗,但仍然少一絲豁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