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關係本身就是無恥的,專家們將這種利益小團體的結合作為確立長後輩的依據實屬太扯,估計連石敬瑭本人也未曾想到這一層,退一步說,即便依據成立,石敬瑭向耶律德光稱叔便可,又何必非要當兒子。這事其實很單純,石敬瑭急著要當兒子就是為了要保命,至於要不要臉,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第二是因為石敬瑭將中原漢族地區最為重要的天然屏障和戰略堡壘拱手讓予異族強敵。所謂十六州分別是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河北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宜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東西約六百公里,南北約二百公里,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全部面積差不多為十二萬平方公里,史上統一稱為幽雲十六州或燕雲十六州。這十六州歷來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門戶,戰略地位無比重要,看看地圖便知,十六州所轄之地多山脈,地形險峻,重灌騎兵歷來是北方遊牧政權的攻擊利器,對付以步軍為主的中原政權軍隊優勢明顯,但這種利器在險峻山地無法發揮作用,反倒容易被靈活的輕裝步兵擊敗。為此,連成一片的十六州正是抵禦北方鐵騎的天然長城,而十六州以南便是中原平原腹地,正是騎兵大顯身手的最佳地形,因此十六州一旦落入北方遊牧帝國之手,無異於將中原王朝最柔弱的腹部直接暴露於強敵鐵騎之下,陷入無險可守的絕境,就好比今天將臺灣割給了日本,將西藏割給了印度一般。但無膽無識的石敬瑭為了一己之私,竟將幽雲十六州一併打包贈與契丹,當然,此時的北方十六州尚不在石敬瑭手裡,後唐帝國的北平王兼盧龍節度使趙德鈞控制著大部分地盤,石敬瑭拿別人的地盤當禮物倒是大方的很,卻因此貽害中原地區數百年。
第六章 耶律的考慮
石敬瑭又認爸爸又送地盤,自己可以不要臉,但他的手下卻並非人人都能欣然接受,河東鎮首席軍事將領劉知遠就十分反對,他向石敬瑭表示,向契丹稱臣已足夠,認爹就太過份了,只要給耶律德光多送金銀,他也會很快出兵,割地大可不必,恐怕將來會給中原帶來大禍害,到時後悔就來不及了。劉知遠久經沙場,是個極具戰略眼光的人物,他的話有理有節,後來的歷史也驗證了他的擔憂。但石敬瑭拒不接受,仍然急著要當兒子,他的奏章很快就送到了契丹都城,國主耶律德光見著奏章相當高興(能不高興嗎,憑空多了個老兒子,還有機會得到中原的十六州),他立即跑去告訴老孃述律太后,說是您老又添了個幹孫子,年紀挺小的,只比您兒子我大十歲,您兒子最近老是夢見石敬瑭會派使節來,今天果然應驗,這真是天意啊。
這番話雖然只是向老太太道喜,但已然可以看出耶律德光已生進取中原之心。在公元907年,北方遊牧民族契丹族建立了政權,成為中國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成為首任皇帝。阿保機貪圖中原的豐富物產,實行南伐中原政策,趁唐亡後中原大亂之機,率領契丹鐵騎不斷南下搶人、搶糧、搶地盤。同時,他還積極介入後梁、後唐王朝之間的爭鬥,在實力派軍閥朱溫和李克用之間大玩飄移,今天支援姓朱的,明天援助姓李的,兩個人都恨死他了,卻又都離不開他。李克用曾與阿保機約為兄弟,但在李克用臨終前,卻囑託繼承人李存勖三事,其中之一就是要好好教訓背信棄義的好“兄弟”耶律阿保機,也就是李存勖的幹伯伯。李存勖當時也爭氣,平定中原後就立即揮師北上,大敗契丹軍,將契丹勢力趕出中原,解除了北方邊境的威脅。為此契丹國與後唐帝國之間就結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