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風浪(五)(第1/4 頁)
與天鬥與地鬥,皆不如與人鬥。
因為?人是活的,縱然你準備完萬全,也無法保證對手完全按照你的佈局走。
當初秦放鶴一出招,胡靖就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只能被迫招架。
但招架也有招架的章法。
此番看似兩人歇斯底里,圖窮匕見,其實都?各自保留了餘地。
胡靖固然不贊同他們的做法,但如果真的想要阻止,完全可?以憑藉首輔的身份,以未接到聖旨為?由,命令眾人不許動。秦放鶴方面欲要抗衡,只能將事情過到明面上?,正式入宮請天元帝的聖旨。但正值春節,按例不辦差,如此一來?,事情就?鬧大了……
但是胡靖沒有,就?是因為?猜到秦放鶴背後有天元帝撐腰。一旦鬧大,誰臉上?都?不好看。
他私下訓斥,軟言勸誡,暗中?觀察,尤崢等人或置若罔聞,或主動、被動跟從?的行為?,也徹底暴露了各自的立場。
而秦放鶴雖有辱罵官場同僚、前輩之嫌,但卻是私下內閣例會?時?罵的,未曾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正式上?摺子彈劾。
你可?以說他年輕氣盛,可?以說他氣急敗壞,卻唯獨無法上?綱上?線……
雙方仍在試探。
天元帝明白這種試探,所以縱然兩位閣老公然對罵,斯文掃地,也還願意接見。
不然,一早攆回家閉門思?過去了。
此時?一聽天元帝這話,胡靖當即跪下,言辭懇切道:“陛下,臣愚鈍,未能及時?體?察聖意,其罪大,願受責罰。然,臣自問問心無愧,實不能蒙受不白之冤!還望陛下明鑑!
連日來?幾位閣員皆以秦放鶴為?首,口稱猜測陛下心意如何,擅自行動,老臣惶恐,因未見明旨,不敢做真,卻又念及諸位同僚皆是明事理、分黑白之人傑,豈能亂傳旨意,任意胡為??又恐驚擾陛下龍體?……故而只好屢屢勸誡,未能及時?上?奏,此為?臣之過。
二則身為?人臣,盡忠職守實為?本分,豈敢妄測聖意?內閣為?群臣之首,若諸位閣員皆率先明知故犯,必上?行而下效,倘或來?日人人皆揣度陛下心意先行而後奏,勢必朝綱不振、法度傾頹,如此視君臣上?下為?無物,卻將陛下置於?何地?將太子殿下又置於?何地……”
說到最後,胡靖雙目泛紅,一雙老眼淚光閃爍,抬頭看了天元帝一眼,再次深深拜下,額頭觸地,“老臣有罪,當罰!然是是非非,還望陛下明察啊!”
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很容易博得憐憫,尤其一位之前尚可?算勤勉的老大人如此哽咽自陳,則更令人動容。
秦放鶴也不例外。
動容之餘,他也終於?意識到一個一直以來?被自己忽視,或者說被整個師門忽視的問題:
他們輕敵了。
胡靖固然不如曾經的方閣老、盧芳枝、董春,但他能爬到內閣首輔之位,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縱然此番己方搶佔先機,他也未必沒有翻身之法。
便如此時?:
你罵我貪圖權力、不捨分割,我卻可?以當著陛下的面痛陳你結黨營私、揣度聖意、濫用職權。
胡靖方才?所說的每一句,七分真,三分假,他沒有完全把自己摘出去:我確實發現了,也懷疑了,也勸阻過,但所有人都?聯合起來?說是陛下的意思?,我愚鈍,我無用,不能當機立斷,所以一直拖延到現在……
身為?內閣首輔,被下面的閣員聯合欺瞞、試圖架空,我無用,我認了,但你們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是更可?怕嗎?
我有罪,但罪只佔一,認罰。
但你們有罪,卻可?佔七分,更該罰。
事實如此,太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