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為最佳化營商環境貢獻 > 第一章 謙謙君子(上)

第一章 謙謙君子(上)(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什麼啊?”女媧想了想,試著問道:“計數嗎?”

“對啊。”

“計數有什麼難的啊?”

“計數是不難。但是要一直計,還不能溜號,就很難。”

女媧沉默了一陣,看了看呼嚕,又看了看跡天涯,將發生過的事串聯到一起想了想。笑著說道:“你是讓我計算大呼嚕走的步數嗎?”

被女媧一下猜中心中所謀,跡天涯不免心中一驚,再度打量起眼前的小姑娘來。他暗自佩服道:“這女媧果然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就算不是那傳說中的神,至少也肯定是一個天才!”

見跡天涯也不言語,只顧盯著自己上下左右的看。女媧憤憤然道:“看什麼看?是不是我猜對了?”

“是。”跡天涯對著女媧挑起了一個大拇指,比起之前用一個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來,明顯要放尊重了許多。

女媧仰著頭說道:“那有什麼難的。”說罷,她眼珠一轉,看了看仍是不明所以的呼嚕,壞笑道:“你可以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去完成,但是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讓大呼嚕全程揹著我走。”

“沒問題。”跡天涯答應的很乾脆。隨後他頓了頓,看了看正一臉無語的盯著自己的呼嚕,笑著問道:“你可以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呼嚕先是嘆了口氣,隨後咬了咬牙,拍著胸脯說道:“沒問題。”他指了指正插在溪水旁的八方旗,問道:“可是這面旗子……”

話未說完,跡天涯擺了擺手。說道:“沒事,你把這面旗子先穿到身上吧。”

“啊?”

“這面旗太容易掉色了,我已經讓河理去安排人繡一面新的八星旗了。等繡好了,我來扛旗。”

“好吧。”

在華夏文明中,自古以來就有一個說法——用腳步丈量而來的土地最精準。

跡天涯鄭重地拍了拍呼嚕的腰,那是他不跳起來只能夠得到的地方。“一會兒走的時候,你的步幅一定要儘量保持前後一致。”

“是。”對於跡天涯的命令,呼嚕只管執行,不管原因。

再度出發之前,跡天涯特意按照呼嚕一步的長度擷取了一根麻繩。

這根麻繩,便成了華族用來計量長度的第一個標準單位,稱之為“呼嚕一步”,簡稱“步”。

試想一下,當人類史上第一次嘗試去丈量一段比較長的距離時,一定會用這種“步行”的最原始方法。

而執行這件事的人,一定會是族群之中步幅最大的那批人。

用現在的科學推算,一個人正常行走時的步幅,約等於其身高的40%左右。

以姚明為例,他的身高是2.26米。經過計算,姚明的步幅就是0.9米/步。

那麼比姚明略高一些的呼嚕的步幅,就會無限接近於1米/步。

換句話說,很早之前的華夏文明中,“一步”就已經無限等於“一米”了。

或者說,現在世界通用的“一米”的概念,很有可能就是取自於遠古時代東方的某位巨人,向前隨意邁出的一步的長度!

到了華歷8600年左右的唐朝,太宗李世民又將他自己的左右腳,各向前走出一步的距離,定位“一步”的長度,單位仍舊為“步”。只是在原有的長度上,增加了0.5米而已。

直到華歷年9763年,法國科學家才將“一步”的距離重新定義回最初的樣子,也即是呼嚕的一步。

在早期的象形文字中,“米”字的圖形是一些分散的“點”。而“步”字是兩個“止”,凸顯腳趾分開,兩腳前後相隨的行走之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