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保(第1/4 頁)
第四章自保
兒時的記憶雖然模糊,但多少總會有些印象,哥哥剛剛登基時處處被人拿捏、康妃母女險些葬身火海等種種兇險慶貞帝是知道的——不止知道,簡直深刻得像是刻在骨頭縫裡。這當然不是因為少年皇帝自幼就聰慧超群,而是孟先生一次又一次孜孜不倦教誨強化的結果。不過,在孟良卿嘴裡,拿捏皇兄的主角由那幫外廷重臣悄然換成了宮裡的內侍——王安是伺候太皇帝的人,太皇帝駕崩,擔心自己的權勢旁落,於是想方設法謀害新帝,再扶植一個旁枝的娃娃藩王繼承大統,自己不就可以繼續一手遮天了麼?再加上閹人們本身就都是前世沒做好事今生遭了天譴的傢伙,鮮有什麼好東西,做出這等事有什麼好奇怪的呢?這邏輯,嚴密得簡直就像一加一等於二般的無懈可擊!
如今的情形幾乎一模一樣:皇兄對李世忠的信任和依靠盡人皆知,外廷也有他很多爪牙——當然,正人君子同樣大有人在。據孟先生說,那李世忠叫人弄了一本《點將錄》,模仿《水滸傳》,把一百零八名絕不與閹黨同流合汙的忠臣一一對號入座,這些人中有幾人已被迫害致死、有些被論罪下獄或罷官為民,但在朝中堅持與豎閹抗爭的還有不少,這些人便是大明真正的棟樑之才啊!孟先生謄抄的《點將錄》就在自己懷裡揣著,等坐穩了這把龍椅,一定要按圖索驥重用他們。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事還是確保自身的安全,否則,一切都是白扯——那種大逆的念頭王安有過,李世忠能沒有麼?更何況,他的勢力比當年的王安可大得多了!其中最關鍵的當然是寢食二事。幸而解決起來倒比較簡單:慶貞帝登基的第二天便以吃著順口,用起來順手的理由,把誠王府的茶膳房廚工們和一眾侍衛調進大內。
這事,出奇的順利。
正是因為太過順利,事情反而顯得有些詭異了——王府的廚子和侍衛們並不都是淨過身的!換做其他任何時候,新君如此任性胡來,外廷那幫成天把禮儀祖制掛在嘴邊的傢伙們不吵吵得沸反盈天才怪:多好的給小皇帝來個下馬威的機會啊!而偏偏這次,所有人竟都對此視而不見了……沾沾自喜的慶貞帝當然想不到孟家兄弟事先已做好了勾兌,叫新君草木皆兵本就是他們的第一步棋、至於李世忠和其外廷的一干勢力,明知此舉是慶貞帝極度不信任的表現,但為了避嫌,也都同樣選擇了沉默。
這是李公公他們失算的第一步——禮儀和祖制是絕好的理由,假使有人能拿這兩個冠冕堂皇的擋箭牌阻止,假以時日,新帝提心吊膽的過上一陣子,待發現自己生活的環境並非被灌輸的那般危機四伏,或許多多少少能改變一些已基本固化的認知。
養心殿裡陰冷得瘮人。
被慶貞帝再次傳進宮裡的孟良卿規規矩矩地垂首立著,等著聖天子開口。聖天子登基的次日便要叫孟先生入閣,被他以兄弟二人同在內閣必遭朝野非議的理由堅拒了,只要了個侍讀學士的差遣,方便隨時進宮。王府長史是正五品,由吏部選官;侍讀學士為從五品,屬於翰林院的官職。不過孟良卿本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被吏部選中送去誠王府,現下誠王繼了大統,換個名正言順的頭銜繼續做帝師,官秩還降了半格,沒人能說啥。不僅沒人會說啥,誰都知道這位是帝師,哪怕沒有哥哥做首輔這層關係,即便是一二品大員,哪個又敢有絲毫不敬?這件事叫慶貞帝再次大大感嘆了一番孟先生的高風亮節,卻不知自己已全然陷入一張早就編織好的無形網羅中。
孟良卿心裡很清楚,慶貞帝其實知道此時自己最該做的是什麼。但聖天子畢竟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一直被教導什麼“天理大義”,內心還沒有被骯髒汙濁兇險四伏的環境磨礪得鐵石般冷酷粗糙,因此,急需在最信任的師長那裡得到推一把的助力。這也正是孟良卿最該做、也迫切想要做的事。不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