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風暴前夜(第2/6 頁)
頓在大遠征前就調到第十一艦隊了。我這裡有他的通訊機號碼~”
“好的,找個時間聯絡下他,好久沒見了。他一切都好吧。”
結束了通訊之後的辛達陷入了長時間的思考。菲斯特的弦外之音他並不是聽不懂,只是下意識的不願意朝那個方面去想。自由行星同盟經過大遠征的慘敗之後兵力銳減,這使得剩餘的四支主力艦隊變得非常的寶貴,同時執掌這些武力的艦隊司令也空前重要起來。
同盟軍在擁有十二支主力艦隊的時代,軍中的各派勢力彼此制衡,十二位艦隊司令的人選可謂是各方面勢力競爭和彼此妥協的產物,即使是宇宙艦隊司令或是統合作戰本部長也無法完全整合所有的派系勢力。這個從羅伯斯元帥數次親自率兵出征所統轄的艦隊番號就可以看出端倪,而他的老對手席特雷本部長早年攻打伊澤倫要塞的時候,所率領的艦隊班底與之相比可謂涇渭分明。
正是因為軍中各派勢力這種盤根錯節的關係,能在期間遊走自如的格林希爾上將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羅伯斯元帥和席特雷本部長都對他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平心而論,在擔任參謀總長的漫長時間裡,格林希爾上將力挽狂瀾的表現次數並不是太多,但其深厚的軍中人脈讓其地位穩固如山。不論是宇宙艦隊司令還是統合作戰本部長,缺了格林希爾上將的支援都會導致運轉不靈。這次大遠征的慘敗使得同盟軍的現役軍官大量戰死,軍中人事關係網可謂一夜之間發生了大地震,原有的格局蕩然無存。格林希爾上將從參謀總長的位置上退下來,與其說是為戰敗負起責任,不如說是可供其縱橫捭闔的土壤已經大大縮水了。
目前的四支主力艦隊中,辛達和楊威利如果結成同盟,立即就可以形成新的軍中派系,對內穩穩壓制住原有的舊派系,對外則可以對海尼森的最高權力者形成威脅。這樣的情況顯然是議長大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楊威利長期以來並沒有能夠得到特留尼西特議長的青睞,因此拉攏同盟雙星裡剩餘的一人就成為了必選的碼格。前期全力強化駐守伊澤倫的第十三艦隊而對第三艦隊的重建支援力度不大,極有可能是為了引起辛達對楊威利的不滿;而現階段的反其道而行之,則顯然是想讓楊艦隊上下對遠在仙德拉行星的第三艦隊好感度減低。
辛達意外的發現自己在揣度政客的平衡之術方面頭腦非常清醒。雖然很不喜歡這種目的明顯的制衡手段,但是辛達並不準備旗幟鮮明的與之對抗。人類社會的不同階段總是會有不同旋律的主流力量在左右時局的發展方向,順著大勢達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智者,逆潮流而動的或許是勇者,但那不是辛達的風格。
對於辛達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第三艦隊的重建。政府高層目前的態度非常有利於重建工作的開展,至於背後包含的用意,辛達不認為那能夠左右自己的意志。想讓第三艦隊恢復到大遠征前的戰力,沒有一年以上的時間是不夠的。目前第三艦隊的艦船數和人員都是同盟軍主力艦隊裡最少的,從牌面上看,戰力最弱的標籤似乎不可避免。駐守伊澤倫要塞的第十三艦隊,艦船數幾乎達到了第三艦隊的兩倍。其餘的第一和第十一艦隊,也比第三艦隊多出了整整一個分艦隊的兵力。
當然在辛達自己的估算裡,第三艦隊絕不是主力艦隊裡敬陪末席的。即使是同盟一側的友軍,也不曾在實戰環境下真正體會過第三艦隊恐怖的戰力。事實上對於第三艦隊的評估,帝國軍方面的幾位提督或許感受更為貼近實際一些。
會議還討論了關於從放還戰俘裡補充人員的計劃。超過200萬的放還人員在給同盟的政客們帶來選票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這些迴歸人員都獲得了政府方面發放的經濟補償,按理說短時間內生活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長期被關押人員的迴歸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是深刻而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