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1/2 頁)
圖興復。&r;餘笑謝之&rdo;2。這說明他列名降清時,仍寄希望於興復明朝。降清
後他除了向多鐸獻上禮物,還親自寫信勸江南士紳歸附清朝:&ldo;錢謙益首樹
降旗,素與受茲(中書舍人王介福字)善,謂之曰:婁東汝故土,當疾馳歸,
以戶籍獻,大官可得矣。&rdo;3祁彪佳在日記中也寫道:&ldo;六月初五日,抄錢牧
齋手書數通,稱北兵為三代之師,諄諄勸邑中歸順。&rdo;同月十一日項下,他
又記了這樣一條:&ldo;先是,錢牧齋有密啟上潞藩&rdo;4,意在擁戴朱常淓。兩三
個月後,他給臭名昭彰的馮銓(時任清內院首席大學士)1寫信,&ldo;言安輯江
南事宜,內有招撫阮大鋮之語&rdo;。清廷對這封信頗為重視,交給即將出任招
撫江南總督軍務的內院大學士洪承疇抄錄一份。2這就是後來清方錄用阮大鋮
2 順治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工部左侍郎佟國胤&ldo;為奏明應徵錢糧以供織造事&rdo;題本,見《順治錄疏》。
3 蔣景祁編《瑤華集》卷五《南鄉子》。
1 張怡《聞續筆》卷一。
2 《南都變略》,見《丹午筆記》。
3 《研堂見聞雜錄》,收入神州國光版《烈皇小識》冊。
4 《祁忠敏公日記》《乙酉日曆》。
1 錢謙益同馮銓的關係較好,文秉《烈皇小識》卷五記載,崇禎十年錢謙益與弟子瞿式耜為大學士溫體仁
構陷下獄,錢除求援於太監曹化淳外,還讓密友馮舒求馮銓設法幫助,見面後,馮銓說道:&ldo;錢謙益的事,
我都曉得了,如今已不妨,你可回去,教他安心。&rdo;
2 順治二年八月內院大學士馮銓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三冊,a3‐59 號。
的緣由。南明一些史籍(如錢秉鐙《所知錄》等)都說阮大鋮降清是馮銓薦
引,卻不知道居中引線搭橋的卻是這位東林鉅子。錢謙益降清後被挾持北上,
清廷授予禮部侍郎的官職,一年後告病回籍。這以後長期從事反清復明的活
動,屢冒殺身之禍。歸莊在《祭錢牧齋先生文》中寫道:&ldo;先生喜其同志,
每商略慷慨,談從容,剖腸如雪,吐氣成虹。感時追往,忽復淚下淋浪,
發豎鬔鬆。窺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欲以晚蓋,何天之待先生之酷,
竟使之齎志以終。&rdo;3這段話是比較公正的。關於錢謙益晚年致力於復明活動
下文還將提到,當然不可能全面敘述。
3 《歸莊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第四七一頁。
第六節 弘光帝被俘
五月初十日夜間,朱由崧同馬士英等逃出南京後,原來的意圖是避往浙
江杭州。不料途經溧水縣時遭到當地土兵的攔截搶掠,混亂之中,馬士英的
兒子馬鑾1帶領勇衛營兵擁簇著弘光帝奔往太平府(府治在當塗),太平府官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閉門不納,又轉入蕪湖投靠靖國公黃得功2;馬士英則以
隨身兵力護衛皇太后鄒氏輾轉赴杭。鑑於各種野史對弘光和鄒太后失散情況
多有訛誤,這裡引用黃道周的兩段記載以昭信史。
黃道周在奏疏中說:&ldo;恭聞皇太后陛下自五月十一日與聖駕分離,南渡
溧水,過獨松關,遂涉餘杭,東至臨安。&rdo;3在另一篇文章裡他又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