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上),第三十三頁。順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賀珍揭帖中說:&ldo;李道餘孽偽侯伯李錦、高一功、李友、
田虎等數營之眾,蹂躪地方,職復驅剿逃潰。&rdo;見同書第四十七頁。李過、高一功等在漢中突破賀珍等堵
擊的時日未見記載,從孟喬芳啟本中可以肯定在順治二年(1645)三月二十五日以前。
3 顧山貞《客滇述》記,順治二年&ldo;四月,李自成部將一隻虎(李過綽號一隻虎)陷太平、達州、夔州、
新寧等處,尋遁入湖廣&rdo;。
第三節 李自成的犧牲和大順政權的失敗
1645 年正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領西安地區的大順軍主力經陝西藍田、商
洛撤入河南。由於撤退時攜帶家屬和輜重,行軍速度相當緩慢。《商州志》
記:&ldo;次年乙酉即順治二年也,潼關之戰,自成不支,率眾東竄。遂盡由商,
自正月十五日行至月終。&rdo;1河南《內鄉縣誌》載:&ldo;國朝順治二年春,英王
統兵追逆闖入潼關。逆闖敗奔內鄉縣,正月二十九日歇馬,三月十八日始拔
營去。&rdo;2《鄧州志》記:&ldo;順治二年春二月,李自成屠鄧州。清兵入潼關,
自成敗奔鄧州,瀰漫千里,老弱盡殺之,壯者驅而南下,留精兵三千平城、
塞井灶。自武關至襄、漢間,千里無煙。&rdo;3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1645
年正月下旬到三月中旬,李自成親自統率的大順軍集中在河南省西南部地
區。
清英親王阿濟格原奉命西征大順政權,由於他迂道至蒙古鄂爾多斯部落
索取馬匹,耽誤了時間4,被豫親王多鐸部奪得了攻取潼關、佔領西安的頭功,
因而受到清廷的訓斥,責成他&ldo;將流寇餘孽務期剿除,以贖從前逗遛之咎&rdo;1。
阿濟格不敢怠慢,把料理西北事務交給陝西總督孟喬芳,隨即統兵猛追李自
成部大順軍。據阿濟格報告,這年三月到四月,他帶領的滿漢軍隊先後在河
南鄧州、湖北承天(今湖北省鍾祥)、德安(今安陸)、武昌、富池口(湖
北省陽新縣境)、桑家口、江西九江等七地,接戰八次,大順軍都被擊敗。2
這裡所說的八次戰役,並不都是雙方主力交戰,卻反映了從西安撤退的大順
軍行軍路線和清阿濟格軍的追擊情況。3
大約在三月下旬,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主力到達湖北襄陽一帶。當時,
他麾下計程車卒有從西安、河南帶來的十三萬,又把原先部署在襄陽、承天、
德安、荊州四府的兵員七萬調集隨營,合計二十萬眾,&ldo;聲言欲取南京,水
陸並進&rdo;4。由白旺統率的這支駐屯襄陽、荊州一帶的重兵是李自成在崇禎十
六年(1643)帶領主力北上殲滅孫傳庭部秦軍時留下守衛&ldo;襄京&rdo;的一支精
銳部隊,目的是扼制明左良玉軍趁虛尾追。李自成決策把襄、荊四府駐防主
力調集跟隨主力東下,是因為想搶在清軍之前奪取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
區,需要這支比較完整的生力軍。但是,這次集中兵力是失策的。因為:一、
自古以來奪取或保衛江南必據守襄、荊;二、大順軍放棄黃河流域以後,惟
一的後方基地只剩下襄陽、荊州、承天、德安四府,這一地區一旦放棄就變
1 康熙四年《續修商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