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內外的氣壓。為了讓整個聳立的巨大柱體不顯得呆板和單調,在外部表面還是進行了塔式的分層,但這種分層。視覺上的意義大於實際作用。最大的意義在於提供了每一層的一圈石礎上十二個雕刻的位置,分成了十四層的這些高度。給了藝術家們充分的表現空間。
在詳細設計圖的某個版本里,葉韜原本是畫出了幾種形態各異的石像鬼的。但是,考慮到這樣的妖魔鬼怪的形象讓他難以解釋為什麼,也必然不會討大家喜歡,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極為惡搞的想法,而是讓為了鐘樓的事情又回到宜城的大師兄關海山自己掌握。
關海山雖然擅長營造,喜歡建築和園林,但對這種石雕之類的東西研究卻不深。他將這個難題扔回了葉氏工坊總部,沒想到,不單單是下面的柱體,連這鐘面周邊和鐘樓的頂上,工坊裡的學徒學工們在葉韜的四師兄錢順的帶領下,拿出了一套讓人膛目結舌的極為華麗的外部裝飾方案。
每一層的十二個位置的石雕,都是動物或看是傳說中的靈獸,神獸之類。而從下到上的十四層,每個相同位置上的雕塑,從下到上的一條線上,必須保證十四個雕塑的內容會被絕大部分人認為是一個系統裡的。比如,最下層如果是鳥雀,那隨著樓層上升,到鐘面之下的那圈雕塑,則最終定格在了鳳凰上。
由於這個時空還沒有圖文對照版的(山海經)之類的東西可以參考,在長達四個月的裝飾設計時期內,光是大家查閱的各類書籍,收納和自己去筆錄的民間傳說,和各種想象圖,設定圖,基本設計圖加起來都放滿了一個房間。
鐘面周圍和那個高聳的尖頂,則是另外一個主題的設計。
他們將表面的圓形聯想成太陽。而周圍地一切都是這個世界。從下到上都是有地面到天空,隨著所描述的空間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內容。四個方向的鐘面分別表現平原,山川,海洋和城市,非常貼合宜城所處的地理位置。兼有寫意與寫實特點的浮雕,精美華麗得讓人嘆為
止。四個面最上面一圈表現雲彩與天空的內容練成了一體,來表現這個籠罩萬事萬物地天空的實質。而在其上,則是尖頂邊緣的那一圈。在這一圈除了雕刻出富麗堂皇地雲紋之外卻沒有大多裝飾了。或許,是大家不想太僭越地去想象這個世界裡天堂的樣子吧。在屋頂那個金字塔形的四個角上。則分別是傳說中鎮守天庭的四方的天庭四大戰將的雕像。在那個高度上,和真人等比例地雕像,實在是太奢侈了。尖頂上覆蓋的瓦片都是經過專門設計的。這些疏璃瓦全部安裝好之後,每一片和邊上兩片的契合都是相當完美的,而每一輪的瓦片遠看都讓人有種波瀾起伏地曲線感。每一片疏璃瓦背面都刻有文宇,各個不同,如果從最頂上那塊開始。沿著一定順序,整個尖頂上的疏璃瓦背面的字連起來,則是當年一統大陸的開國聖祖皇帝禱告上天,為萬民祈福的祭文。順便一提的是,雖然避雷針是黃銅地材質,但在尖頂頂端。安裝避雷針的地方,則是一個重達五斤的純金的底座。
立意,形式和內容的高度統一,足以讓七海塔成為這個時空藝術史上地豐碑。而實際上,那麼多美輪美奐的雕塑,絕大部分是人們肉眼無法看到地。從出資者開始,一直到最基層的工匠。實際上都是將自己對於完美的理想,傾注在了自己的工作裡,來做出自己的詮釋。不光是建築完成的速度,建築的質量,雕塑的藝術水平上。都讓人難以置信。在尖頂邊上,面向南方的那個天庭戰將。都後居然重塑了六次才讓大家都滿意。要知道,每一次敲掉原來的雕像,將石料運送到那個高度再安裝好,都至少要一整天。高空作業無法意料的危險性也無法阻止大家對於完美的追求。
作為這樣一個偉大的建築抽的創意者,總設計師和總承包商,葉韜的心裡無法不自豪。而他的熱情則迅速轉化為工作的動力。每天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