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唱片公司,達成合作(二合一)(第4/4 頁)
自行劃分。
曹軒就是想和藍啟展開第三種合作模式,不過蔣月有些遲疑。
其實按照她的意思,以及藍啟目前的狀況,第一種拿錢辦事最為穩妥,第二、三種都有賠的可能性。
但話又說回來,可能賠的同時,也可能賺。
要是死守著第一種模式過日子,藍啟這輩子別想發展起來。
總體來說,第三種模式比第二種風險更小一點,而且出單曲相比運作專輯的成本也更低。
蔣月覺得可以試一試,但有點下不了決心,她轉頭看向一直當透明人的韓啟。
“老韓,你覺得這歌怎麼樣。”
想到韓啟可能使壞,又追著提醒了一句:“實事求是,別耍花樣。”
韓啟白了她一眼,又聽了兩遍小樣,然後點評道:“曲風明朗,歌詞雖然有些矯揉造作,但足夠直白上口,不算什麼上乘之作,但足夠商業化,是一首符合大眾口味的標準傷感情歌。”
曹軒驚訝的看向韓啟,這位生意做的不咋地,音樂鑑賞也有所偏好,但專業眼光不是蓋的,怪不得敢下海開唱片公司。
蔣月更是大喜過望。
別看蔣月剛才對韓啟一頓河東獅吼,訓得跟孫子似的,但事關音樂鑑賞,但她卻對韓啟的眼力十分信任。
同時,蔣月也比任何人都瞭解韓啟的評歌標準。
除了摯愛的搖滾,韓啟對其他題材型別的歌曲都是以極為挑剔的眼光對待,哪怕是一些公認的經典歌曲,也時常不吝毒舌。
《一萬個理由》在他嘴裡沒被大批特批,甚至予以肯定,這在韓啟評歌生涯裡實屬罕見。
蔣月客氣的請曹軒稍等,自己拉著韓啟來到辦公室外,問道。
“你給我交個實底,這筆買賣能幹嗎。”
韓啟抹了把臉,看著蔣月殷切的目光,艱難的點了點頭,老實道。
“從流行商業角度來看,我甚至覺得這首歌不弱於《心太軟》,但具體還要看時運,不過就算沒紅,回本應該問題不大。
邪門了,從哪蹦出了這麼一個怪才,以前怎麼沒聽說過。”
韓啟喃喃自語,而旁邊蔣月差點沒樂瘋了。
堪比《心太軟》!?
那首歌可是給背後的唱片公司狂賺了幾千萬的利潤。
《一萬個理由》也不用多,能讓藍啟賺個《心太軟》的十分之一,她就把曹軒供起來當財神爺。
蔣月二話不說,轉頭進了辦公室和曹軒討論合作的具體條款。
首先是單曲售賣分成,這個沒什麼爭議,直接按照業內的普遍的規矩三七分。
雙方談判的真正的關鍵是,藍啟想要《一萬個理由》的版權,這是曹軒不能容忍的。
單曲售賣拿不到大頭,他全指著版權和商演了,這要是捨出去,曹軒還玩個屁。
但蔣月是勢在必得,普通歌曲也就罷了,《一萬個理由》有望大火,要不插手,她回頭能悔死。
雙方爭執不下,最終各退一步。
曹軒答應讓藍啟管理《一萬個理由》的版權,並享有30的版權分紅。
同時,藍啟也必須保證,傾盡所有資源推《一萬個理由》,京津冀以及中央的各方電臺,確保一定份額的宣傳。
雙方找了一家律所,擬定好了合同,曹軒簽了字,然後分別和韓啟和蔣月夫婦握手。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