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河劍意(第2/3 頁)
您是從哪裡搞來的?”
“十年前我出北境,在南海沉淵,大概海底百丈之下的一處海底#火山處尋得此鐵。”陶弘景將那把劍打磨鋒利,裝上劍鐔,不在意地說:“小子,你要知道。到了老夫這個境界,尋常材料,已經入不得眼。鑄劍師一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空有一身本領,卻難為無米之炊。”
陶弘景將新鑄的劍隨手一拋,扔進劍爐旁的劍陣當中,走向庭院的石桌吃茶,問白澤:“聽說這幾天你小子都在練劍,練得如何?使來我看看。”
“瞞不過老師。”白澤當下玄金錘,走了過去,說:“前幾天我得了一本劍術秘籍,《大河劍意》。這幾天都在自家庭院裡多加演練。”
“《大河劍意》?”陶弘景一聽名字,自語道:“怎麼聽著這般耳熟?哦哦,我想起來了!這不是宋國儒劍宋之問那小子的看家劍譜嗎?”
“儒劍宋之問?”白澤對這個名字倒是陌生。
“你在燕國,對他的名字自然聽的少。可到了宋國,那小子可算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陶弘景說,咋舌,“他的名字你沒聽說過,可我再說一個人,你肯定知道。”
“誰?”白澤問。
“當今九州劍仙,李牧之!”陶弘景說。
“劍仙李牧之?”白澤愕然,“劍仙和這宋之問,有什麼關係?”
“屁的關係沒有。”陶弘景說,“只是劍仙李牧之成名之劍裡,有一招叫滄海一葦渡。這宋之問的爺爺是個沒皮沒臉的主,當年死皮賴臉追著劍仙偷學這一招滄海一葦渡,可一連跟了七八年,屁都沒學會。那老小子覺得羞愧難當,心灰意冷,打道回府。可也奇怪,他不想著學劍仙劍招了,在回老家的路上經過瀾滄江,看江水滾滾,反而突然頓悟,悟出這《大河劍意》。從那以後,那老頭憑這大河劍意,倒也勉強躋身二流高手的位置,在北境江湖也算是闖出了點名堂。”
“這當真是有趣。”白澤笑了起來。
“你把秘籍拿來我看看。”陶弘景伸手,白澤沒有猶豫,將《大河劍意》交給他。看著隨手翻了翻,說:“秘籍倒是真的,不過這《大河劍意》強歸強,總歸走的是劍意一路,對目前的你來說算是高深。”
“道門三通途,道氣、道意、道心。我修的,就是道意。”白澤將秘籍收好,說:“難是難了點,不過我既然走道意一路,這總歸對我是有好處的。”
“嘖嘖,不錯不錯!”陶弘景卻是笑了起來,大力拍了拍白澤的肩膀,道:“主修道意,哈哈,你小子合老夫胃口!可惜不是我先遇到你,否則打斷你的腿也要把你帶回天柱山,當老夫的弟子。”
“老師來自天柱山?”白澤倒是暗暗吃了一驚,天柱山,北境道門第一聖地。光是“第一”這個名頭,就已經能擋北境七國百萬師了。
要知廟堂江湖一般來說互不干涉,北境雖說七國,說的不過是七大國。生存在七國之間,命如浮萍的小國,大大小小,怎麼也有百數。
如果說北境七國,大周獨尊。那麼北境江湖,天柱山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當然,這也僅僅是道門之間的評定,要知齊國儒門的稷下學宮和佛門在北境的山門,可不會任由天柱山坐在他們頭上拉屎撒尿。
“怎麼,你小子願意跟我上山?”陶弘景半真半假地問白澤一句。
“那倒不是。”白澤心說,我要是跟你上了天柱山,以謝玄的脾氣,還不把你天柱山的山峰給砍下來當座椅?
“那你問個屁!”陶弘景多少有些失望,隨手一揮,石桌上頓時出現七八本劍術秘籍,最上面一本叫《五行劍譜》,光名字就派頭十足。
“老師?”白澤忍不住咽口水,巴巴地看著石桌上的秘籍。
他現在什麼都不缺,就缺這個!練劍伊始,看的劍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