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宋第一名臣 > 第一百章 風急無雨

第一百章 風急無雨(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從崩壞前文明開始的無限之旅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起飛,從1973年開始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明末風雲:亂世殤歌穿越之鐵血捕快沉默的戰神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三國之現代魂穿成二創文許沁,妹妹等她走劇情快穿之非炮灰女配晉世傳奇之雄霸天下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四合院:斃了易天尊,嘎了聾老太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鷹揚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馬其頓王朝四合院:神級垂釣系統約戰:姓為岡峰的愚者

一轉眼,時間便到了熙寧元年十二月,西北的天氣逐漸進入嚴寒。但大宋西軍的備戰卻從未停下腳步,反而開始加速了。

與此同時,西夏軍隊也洞悉到了宋軍在河湟地區的異動,在暗中煽動羌人各部作亂的同時,自身也開始進行大規模備戰。

自從剿匪歸來後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張辰也已經適應了在安撫司中的崗位,對他自己而言,擔任右主事參軍之職著實是大才小用,每日都是枯燥無聊的稽核批准,加上去邊境各地軍庫裡巡查,他覺得自己就是擔任倉庫主管。

不過張辰也知道,各種嚴格的制度是戰爭取勝的保證,而嚴格的制度沒有有力的執行也是虛設,而他就是這種制度的執行人。

很多事情只看表面會覺得很簡單,可真的深入進去,就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張辰就有這種感覺。

如今他的手下並不止三司十幾名從事,從事只是辦事的底層文官,下面還有大量雜役。

張辰終於深刻領教了大宋冗兵的嚴重程度,他掌管左三司,司兵、司鎧和司騎,除了各司主事和五名從事外,另外每司還配有二十名雜役士兵。

尤其司騎掌管西軍八千匹戰馬,除了二十名馬具倉庫的雜役士兵外,還有負責管理西軍的馬廄,其中有五十名餵養馬伕和一百名馬匠,包括獸醫、釘掌、鐵匠、木匠、車伕等等雜役,只是這些士兵都不是禁軍,而是地方廂軍。

不僅兵員冗多,而且開支巨大,其中戰馬的開支為最,八千匹戰馬每天要消耗大量草料和黑豆等精飼料,每個月的各種開支都達十幾萬貫甚至二十萬貫,一旦爆發戰爭,開支更是以數倍激增。

不過日常事務雖然無聊,但他身上肩負著邊境巡查的使命,常常離開京兆府去外頭“出差”。但一般而言,文官都不願意去邊境巡查,不僅辛苦而且危險,也容易遭遇西夏軍隊的越境探子,所以就算給雙倍的補貼,大家都寧可呆在京兆府養尊處優。

但張辰卻在郭逵面前被迫攬下了這份危險的苦差,而且每次親自帶領手下去邊境巡查時,總是盡心盡力,從不逃避早退。

近日安撫司又下達了一個新的“出差”任務。這一次巡查的是環慶路,張辰不僅要清點軍資,同時也要審查各軍的備戰情況。

這天下午,張辰帶著隨從鄭小五,以及司兵主事楊寬和六名軍士抵達了環慶路治下,慶州大順城(今慶陽華池縣)。

環慶路統領慶州、環州、邠州、寧州、乾州,與西夏有很長的邊界線,宋夏之間慘烈的軍事衝突時常在這裡出現,這就使朝廷在環州、慶州、原州一帶不敢掉以輕心。

而西夏針對環慶路的部署,又設立了兩個據點,一個是環州永和寨西北一百二十里的折姜會,慶州馬鋪寨東北一百五十里有金湯、白豹寨,不管是“會”還是“寨”,皆是西賊的軍事堡壘以及互市的貿易場所。因此環慶路每次出兵北上,往往會受到兩面之敵,導致戰事失利。

於是慶曆二年,范仲淹任慶州知州時,提出在馬鋪寨南側山樑上,重新修築廢棄於天禧年間的大順城,和一溝之隔的馬鋪寨連為一體,又在大順城東側的狹窄地帶修築土壩,攔壩蓄水形成水庫,城東、南、北三面環水,設定水寨,使大順城更加堅固,自從形成了慶州新的整體防禦體系。

據說當年大順城修築完工時,范仲淹大為感慨,在巡防新城後作了《大順城回道中作》。詩曰:“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見花。將軍了邊事,春老未還家。”

後來范仲淹甚至特邀大宋名儒張載到此,特意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傳後世,此處不再贅述。

大順城在馬鋪寨南邊,城池佔地呈長方形,面積約摸一縣城大小,東城牆外沿山坡修築有壕溝,直通山下河谷,西城牆外南北修築壕溝直達山脊兩側溝底

目錄
我的生活很不平凡原神:鎧甲魔神,與七神的約定娛樂:我只想擺脫阿姨的魔咒獨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