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報仇雪恨(第1/2 頁)
張順當然不能拿自己打的遊戲來槓,只能問道:“若純隊可乎?純槍隊,純刀盾,純弓箭火銃。其戰之時,各司其職,組成大陣,不知可行與否?”
“若此,也是可行。明太祖開國之初,財弱器少,唯一長槍為兵。故而我咳咳明朝兵制傳於今日,多用長槍,蓋與主公所論頗似。此乃窮兵之法也。”
“吾聞盛唐之時,無論步騎皆備馬匹,手持長槍,腰挎長刀,身披鎧甲,攜帶弓矢。及其戰也,列陣則用槍,防身則用刀,及遠則用弓矢,跨馬則為騎士,下馬則為步卒。是故百戰百勝,敵皆畏之也。”
“及明立國久矣,亦有人慾革其窮兵之法,昔有戚繼光‘鴛鴦陣’者,推舉花法,一隊之人各練其器,及其成則組為‘鴛鴦之陣’,以十當百,敵不能擋也。”
“長梃亦知‘鴛鴦陣法’?可否以此教我也?”張順一聽,心中大喜,自己前世看穿越小說,深知戚繼光“鴛鴦陣”的厲害,便有些編練“鴛鴦陣”。
“粗略聞之,只聞其陣,不得其法也。只知其隊,設長槍耥耙,火銃弓箭,刀盾等兵,不知其變陣之法也,若強求之,只得其行,不得其實也。”陳長梃慚愧道。他本意武舉出身,只習得自身一身好武藝便可,哪裡詳細琢磨其中編制和變陣的道理。他本以為自己一旦中舉,部伍皆為久練之兵,自己只需帶著上陣殺敵便可,哪裡想到還有今日?
張順聽了,沒有辦法,再聊些許時間,發現陳長梃只是武藝精熟,對陣法練兵卻仍是九竅通了八竅,還是一竅不通。張順只好留他們在校場練武,自己且回縣衙,看看趙魚頭等人工作。
卻沒想到正好遇到陳維陳經之前來尋他,張順奇怪一問,卻得知這樣一樁事情。
原來這陳維本是縣裡的秀才,即是邑庠的文庠生。這時候的讀書人,若想考得功名,必須先經過童子試,考入庠中。這“庠”即是學校,縣裡的“庠”便是“邑庠”。
在邑庠學習優秀,參加所在省、府的院試,考過之後,才能稱“生員”,又稱“秀才”。然後才有機會參加鄉試,中者稱“舉人”。結果這陳維因為學習優秀,遭人嫉妒,竟然在院試的時候被同窗舉報考試舞弊。
其時,河南提舉官昏聵無能,竟然偏聽偏信他那同窗的誣告,將其考試作廢,並將其從邑庠罷黜生員資格,為民當差。陳維父親知道這件事之後,深受打擊,不由鬱鬱而終。
其父臨死之前,為其冠禮,並取字“經之”,以期望他擁有經天緯地之才。冠禮之後,其父緊緊握著他雙手說道:“恨不能親眼見經之與巧兒成親也!”
卻是他陳經之有一青梅竹馬,名曰“巧兒”,早已結為“娃娃親”。本來兩家商定待陳經之中舉之後,兩家便把婚禮辦了。不曾想出了此時,那巧兒家竟然失信毀諾,將其婚約取消了之。
那陳經之說到心酸之處,痛哭流涕,拜倒張順跟前,說道:“吾人生兩大憾事:一不能手刃誣告之人,二不能求取巧兒,還望主公為我做主!”
張順一聽,心道:此事何難?如今這孟縣城中我做主人,何不全了陳經之心意,以安撫其心,便帶了悟空等數十人隨陳經之而去。及至行了半日,果然趕到陳經之同窗家中,
其時,他同窗不在,只有老父親在家。老父親見陳經之帶著幾個面目兇狠之人前來,哪裡不知這是報仇而來,連忙以頭搶地,訴說其同窗昔日之情,訴說其以後後悔之意,希望陳經之放了自家兄弟。
這陳經之本是善良之人,初時僅憑一腔悲憤怒氣促使著他前來報仇,而今見了老伯如此可憐,便不由懂了惻隱之心,只好眼巴巴看著張順,向其求情。
張順也本是善良之人,見此情此景也不免有些心軟,不過幸好其人為旁觀者,卻比陳經之清醒。便說道:“放虎歸山,其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