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突厥來襲(第2/12 頁)
而時任葉護的室點密,則帶領剩餘部落繼續留守阿爾泰山一帶,獨自發展,實際上建立了西突厥汗國。
西突厥在室點密的帶領下,一路向西發展,打敗了波斯帝國,越過阿姆河,把邊境推向了裡海一帶。可以說,室點密和土門並列為突厥民族兩大始祖。本書之前一直把東突厥等同於整個突厥,沒有提任何西突厥的事情,因為西突厥太遠了,基本不參與和華夏地區的事物,而且名義上臣服東突厥,東西突厥是一家人。為何現在要單獨提呢?因為長孫晟橫空出世,東西突厥要開始分裂了。
西突厥的玷厥(室點密之子),自成一國,手握實權,可以與東突厥抗衡;東突厥的攝圖是東西突厥名義上最高領袖,阿史那土門長子阿史那科羅(乙息可汗)兒子;第三可汗大邏便,是土門次子俟斤(木杆可汗)的兒子,俟斤在位時將東突厥帶向頂峰,因此大邏便有實權;第二可汗庵羅,是土門三子庫頭(佗缽可汗)的兒子,被攝圖和大邏便排擠;第四可汗步離,是土門第四子褥但可汗的兒子,和他爹一樣,統率東突厥的一部分,聽話不折騰。
簡而言之,突厥中說得上話的:西突厥玷厥,東突厥攝圖以及大邏便。
不一會兒,黃門侍郎便把長孫晟領進了大殿,楊堅親自上前迎接。
”季晟呀,別來無恙呀。“長孫晟,字季晟。
長孫晟回到長安後,也知道現在是楊堅的天下了,他之前效忠的北周已經覆滅,他們長孫家族也在朝代更迭中選擇了楊堅。面對楊堅的熱情,長孫晟也是急切回應:”承蒙陛下厚愛,微臣不辱使命完成了出使任務,正有許多事情要向您報告呢!“
”不著急,慢慢說來。“楊堅拉著長孫晟的手,走到大殿中央。各自落座後(北宋之前的朝會,大臣都是有座位的),朝堂恢復了安靜,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長孫晟身上。
長孫晟開始分享這一路的見聞,在群臣之間侃侃而談,神采奕奕:
“現在華夏雖然安定,但是北方突厥仍然不遵王命。如果興兵討伐,條件還不成熟;如果棄之不理,突厥又時常侵犯騷擾。因此,我們應該周密謀劃,制定出一套制勝的辦法。突厥達頭可汗玷厥相對於沙缽略可汗攝圖來說,兵雖強大但地位低下,名義上雖然臣服於攝圖,其實內部裂痕已經很深了;只要我們加以煽動離間,他們必定會自相殘殺。
“其次,處羅侯是攝圖的弟弟,雖然詭計多端但勢力弱小,所以他虛情矯飾以爭取民心,得到了國人的愛戴,因此也招致攝圖的猜忌,心中忐忑不安,表面上雖然竭力彌縫和攝圖之間的裂痕,但內心深感恐懼。再者,阿波可汗大邏便首鼠兩端,處在玷厥和攝圖之間。因為懼怕攝圖,受到他的控制,這只是由於攝圖的勢力強大,他還沒有決定依附於誰。
”因此,目前我們應該遠交近攻,離間強大勢力,聯合弱小勢力。派出使節聯絡玷厥,勸說他與阿波可汗聯合,這樣攝圖必然會撤回軍隊,防守西部地區。再交結處羅侯,派出使節聯絡東邊的奚、部族,這樣攝圖就會分散兵力,防守東部地區。使突厥國內互相猜忌,上下離心,十多年後,我們再乘機出兵討伐,必定能一舉滅掉突厥。”
“離強合弱”,這個外交詞彙及政策的發明人就是長孫晟。
楊堅聽了長孫晟的分析,無比佩服,彷彿漆黑的夜裡看到了一束光,追問道:“你知道他們的兵力分佈麼?”
長孫晟一邊口中分析形勢,一邊用手描繪突厥的山川地理,指示突厥兵力分佈情況,都瞭如指掌。
“好!”楊堅嘖嘖稱讚,全部採納了他的建議。
楊堅雙管齊下,一路派遣太僕卿元暉出使玷厥,一路派遣長孫晟出使處羅侯。元暉來自北魏宗室,早年跟隨宇文泰做事,和宇文護、宇文邕、宇文毓等人關係都不錯,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