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有事真上(第2/3 頁)
專案,從2011年元月開始,青少年聯賽將啟動球員積分評定系統。該系統透過採集球員的資料,形成賽後評分機制,輔助教練員的後續訓練。中國足協組織的各級別賽事資料,也將逐步納入評定系統。”
“第三個專案,聯賽公司向社會全面吸納專職\/兼職球探。透過1-3年的時間打造一個遍及全國的球探網路,每個省市區縣至少有一名球探。讓沒有職業足球的省份踢球的孩子都有踢上職業足球的機會。”
魏長纓的發言依舊簡短。
冷鳶恐怕也是第一次主持這麼簡短的釋出會:“今天釋出的內容會有新聞通稿發到大家的郵箱。下面是提問環節。”
不出所料,果然是新聞通稿投餵大法啊。
就在其他記者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呼延萍已經舉起了手。
冷鳶示意她提問。
“我是《體壇週週報》的記者,請問魏總,這個青年基金會近期會有什麼實際的行動推進落實呢?”
“前段時間我在國青隊做領隊,我瞭解到一些國字號球員的工資並不能體現他們的能力,青年基金會成立之後的第一個專案,就是對青少年國字號球員進行資金上的扶持。讓他們不需要擔心生活,專心踢球。同時,青少年基金還將成立公益律師部門,處理青年球員的合同糾紛問題。”
眾人譁然。聰明點的記者發現這個基金會對於青少年球員可能是一個靠山,對於一些俱樂部而言,則是一把劈來的鋒利鋼刀。我靠,這是要砸了那些用流氓合同鎖定青年球員的俱樂部的飯碗吧。
“請問魏總,有考慮過俱樂部的反應嗎?”一個記者站起來問道。
冷鳶冷臉道:“注意會場紀律,舉手提問。請就釋出的內容提問,不要問假設性問題。下一個。”
冷鳶的清冷語調讓記者們像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乖乖坐直。
那個莽撞的記者訕訕的坐下,另一個被點到的記者站起來。
“請問球員的積分體系,對於青少年有什麼作用,這樣的資料體系是不是對成年隊更有幫助?”
“這個積分體系將會記錄球員的成長曲線,一個好的球員他的曲線自然是持續上揚的。我們球員的上升通道現在很多都是片面的,由教練推薦或是看影片錄影。有了積分體系,我們有更多的維度去觀察青少年球員的成長。我們要把積分體系做到權威、可查、共享。大家知道德國轉會市場這個網站嗎?我們未來將要做成一個權威的球員資訊平臺。那個時候球員的身價,恐怕會更加的真實可靠,不會出現浮誇的情況。”
我靠,以後教練收錢才能踢上球的日子豈不是一去不復返了?你這是要砸了一些流氓教練員的飯碗啊。
我靠,你還要涉足轉會市場,你讓那些全靠一張嘴,轉會靠集錦的經紀人怎麼混?你讓那些透過轉會洗錢的俱樂部怎麼混?
“大家知道6.27假球事件吧,積分體系還能更對比賽進行有效的監控。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我靠,你這是要砸了一群操縱比賽人的飯碗啊。這是可以擺到明面上說的?不對啊,這應該不歸青少年聯賽公司管。
“請問,目前基金會的資金來源是依靠體育局財政撥款嗎?
“不,當然不需要。首先感謝局領導的信任,讓青少年聯賽公司、基金會能夠成立。那我們就不能再為總局領導添負擔。基金會的來源首先靠各個企業單位的募資,另外,青年聯賽公司也會將收益的10%投入到基金當中。”
為什麼要成立基金會?是魏長纓對於未來發展的一個考慮。在另外一個時空,也就是2011年,萬達與中國足協達成戰略合作,三年內至少出資5億人民幣參與中國足球的建設。這部分錢,被足協請來了一個天價的水貨卡馬喬,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