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革弊(第2/3 頁)
決完烏孫之事後,趙佗提到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他一直心憂的百越。
首先他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凱旋後,就向始皇帝表明南征軍將士思歸家鄉,心生怨言的事情,始皇帝已經同意了他減少南方駐軍,及輪換將士的請求。
但相比這個,往百越移民才是個大問題。
徙天下罪人、賤民十萬戶,以實嶺南之地,這件事已經完成了大半。
按照始皇帝和李斯等人的計劃,這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有第二波移民,他們要用秦人將嶺南同化,讓那片土地徹底成為秦國不可分割的疆域。
“根據南海郡、桂林郡、閩中郡等地郡守以及駐軍將領的訊息,我秦國如此大規模徙民南下,已引起南方越人恐慌,且雙方多有衝突,乃至流血發生。若是放任此事下去,百越恐有叛亂的風險。”
趙佗臉色嚴肅。
這話是真的。
越人和諸夏不同種,文化傳統也是天差地別,對秦國沒有絲毫認同感,他們本來就是靠著武力強行征服。
按照趙佗原本的計劃,秦國用軟實力對百越進行侵蝕,培養越人對中原文化的親近和認同,再逐步一點點的移民,花上幾十上百年的時間,早晚能將那地方消化。
但現在照著始皇帝和李斯那麼搞,指不定就和歷史一樣,南方將再度陷入叛亂中,就算最後秦國強制壓服越人,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之前充實嶺南的人已經夠多了,接下來的徙民之事當罷之。同時嚴格管理遷徙到南方的秦民,減少他們與越人的衝突,待百越歸心後,再增加大秦在彼處的統治。”
趙佗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丞相說的是,大秦征戰數年,府庫耗盡,黔首哀苦,士卒懷歸,朕亦憐天下人之心啊。”
扶蘇有些悲憫的說著。
他自幼受楚系和儒家文化影響頗深,雖有熊啟叛秦之事,讓他與之割裂,但那麼多年的學習,他的性格和思想早已被潛移默化。
再加上扶蘇曾隨蒙恬監工北地,親眼看到過那些被徵召來的民夫、戍卒到底是多麼的悽慘可憐,被作為耗材一樣為大秦基建出工出命,更讓他對天下庶民多了一分哀憐心。
大秦要打仗,沒錢怎麼辦?那就向黔首加稅加賦。沒兵怎麼辦?那就大興兵役、徭役。
始皇帝在時,扶蘇控制住自己的脾性,不再與之頂撞,但內心其實對黔首是抱有同情的,覺得他的父皇做事太急太猛,太不將黔首當人了。
大秦的天下,就是黔首們用命堆出來的。
如今先帝一走,扶蘇為二世皇帝,認為是該到改變的時候了。
特別是他有著右丞相趙佗的支援。
“朕意已決,明日起當罷西方戰事,止南方徙民。朕要與民休息,使四海康定,黔首安寧,不用兵革。”
二世皇帝聲音堅定的開口,定下了接下來秦國發展的基調。
“陛下此舉,是大秦之福,亦是天下萬民之福。”
趙佗由衷的開口。
秦國這輛戰車,是該停下來加油和修繕的時候了。
適當的維修保養,才能讓車開的更遠。
到了第二日,右丞相趙佗當朝奏稟,盡訴兩件大事的利弊,請皇帝罷西征、南徙之事。
此議一出,眾公卿震驚。
趙丞相剛掌權,就要盡罷兩件大事啊。
但看著二世皇帝的模樣,眾公卿就知道此事的結果。
一個是百官之首。
一個是天下至尊。
兩人聯手,朝堂之上誰敢有異議?
眾臣皆俯首附議。
二世皇帝當朝頒佈詔令,派使者前往河西,命秦將王離班師,同時罷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