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2 頁)
付友亮對向問濤的工作態度極其不滿,今天領導來了也不知道接電話,如此拆臺的行為,他不打算慣著。
當然這種話,也就是外地來的付友亮會直接說。
本地的縣領導高層,誰不知道向問濤是市委組織部部長的親戚,有向華南撐腰,縣裡誰敢得罪,除非不想進步了!
向問濤本人,更是牛氣沖天,前任縣委書記,他壓根都沒放在眼裡!
縣裡開會,每次都是遲到早退,縣委書記點名後,他絲毫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直接是想去就去,不想去人都不帶露面的。
他之所以是這個態度,據說是因為對這份工作不滿。
當初向問濤想去財政口,向華南大概也知道這個侄子的尿性,直接給拒絕了。
向問濤又提出去教育口,向華南依舊沒答應。
不願意讓他鬧出太大動靜,才把他分配到這個清水部門。
可就在這裡,向問濤也沒少折騰,私下買賣崗位,收了不少臨時工,不少領導看中這裡的環境,紛紛把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往裡塞。
只要錢到位,向問濤就來者不拒。
副主任譚松國本來還算是個有為青年,這兩年被向問濤打壓的不輕,什麼也插不上手,只能做一些邊緣工作,比如下鄉宣講什麼的。
對此,譚松國敢怒不敢言,畢竟向問濤連前任縣委書記都不放在眼裡,他根本無計可施。
各崗的工作人員大概沒走遠,接到訊息,陸續趕了回來。
見到譚松國一路小跑來到大廳,付友亮臉上表情緩和不少,要是今天真把縣委常委班子都晾在這裡,再讓記者宣揚出去,那自己的臉就徹底沒地方擱了。
想到下基層前,老爹的耳提面命,自己的壯志豪言,在此刻彷彿成了笑話,付友亮的心情怎麼都輕鬆不下來。
“於書記,宋縣長,這位是譚松國副主任。”付友亮介紹道。
於和平跟宋錦交換了下眼神,於和平開口道:“聽說譚主任去宣講了?還順利吧?”
也不知道是於和平有意,還是無意,他的稱呼是譚主任,而不是譚副主任,或者小譚同志。
“很順利,沒想到各位領導會來視察工作,要不去樓上的會議室坐坐?”
“不用了,我們在辦公室也是天天坐著,來這裡走走看看挺好的,譚主任不妨給我們介紹下情況!”
其實於和平和這些常委都沒抱多大的希望。
向問濤把持大權,譚松國就像個小透明,對情況不一定熟悉,即便知道些積弊,也未必有膽量敢說。
但事實證明,譚松國並不想一直當個小透明。
他很敏銳的抓住了這次的機會!
“領導們,我們行政服務中心是以便民、高效、廉潔為宗旨,建立起來的服務性機構,在我看來,群眾跑不如干部跑,幹部跑不如集中幹,現在我們基本實現了幹部跑,正在向著集中幹邁進。”
“當然,今天的事情我們需要檢討,職能轉變和體制改革是上下通力才能完成的事,長期以來,行政管理都有趨利的特徵,權責脫節,這一點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建立服務中心的目的就是為了從服務環境上解決這一問題,深化體制改革,這一點,我們一直在努力!”
聽著譚松國的彙報,宋錦第一個鼓起了掌。
簡直不謀而合。
有人能夠配合,改革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其常委班子成員,也隨後鼓掌表示贊同。
“小譚同志,如果說要開設公司,你認為這套手續流程要走多久?”宋錦丟擲了今天來這裡的目的。
面對縣常委領導和鏡頭,譚松國沒有太多猶豫。
譚松國早就有心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