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聖典註解(第1/4 頁)
一般人關於聖經的理解,來源於授業恩師,所以,座師在這個社會,擁有無比尊崇的地位。
但林佳良身上不合適。他祖宗八代都是武將,跟文人不太對光,高等級的文人自大慣了,還不太願意跟粗鄙的武人粘邊,所以,他沒有一個好老師,他的老師只是侯府的師爺,一個連考三次都中不了進士的老舉人而已。
他老師自己都是栽在《聖言注》上的,你還能指望他教出來的學生,對聖言有什麼了不起的見解?
沒有好老師,林佳良更多的是自己揣摩,他目前已經是舉人了,跟他曾經的老師站在了同一高度,以他現在的眼光看,他自己也能發現老師曾經的教導,錯漏百出。
當然,他還有另一個辦法,那就是融入一個高階的圈子,透過朋友之間的論經,讀懂他平日不懂的聖言經典。
如果說會試之前的學子,聚會論詩詞是正業的話。
準備參加殿試的學子,注經才是正業。
但如今,這條路似乎也走不通了,因為林蘇一飛沖天之際,順帶著也將自己搞了個“文壇攪屎棍”的雅號,沒多少文人願意跟他玩。
現在,他與三弟殿試在即,他將這件難題告訴了林蘇。
林蘇笑了:“二哥,別擔心,算命的老道士都說了,你會是我家文道支柱,殿試,你一定可以透過。”
林佳良一拳頭打在他的肩頭:“道士還說你要走桃花運呢,你不是一直都不承認嗎?”
哈哈哈哈,兩兄弟哈哈大笑。
林蘇告辭而出,路上遇到小雪,小雪看到他就幾步迎上來,好象要說點什麼,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小雪,進來一下!”林蘇叫她了。
小雪進了書房:“公子,有什麼事嗎?”
“我要寫點東西,你幫我磨墨吧。”
這就是林蘇不太喜歡用尋常毛筆的原因,因為尋常毛筆要磨墨,而且磨墨的過程還特別麻煩,硯臺也就那麼大,裡面裝滿墨汁,也只夠他寫上千字的模樣,以他的速度,那是片刻就幹,幹了又得磨,這對於文人而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一邊思考,一邊還要打斷思考去磨墨,所以,一般大戶人家公子,旁邊都會帶一個伴讀丫頭,在公子寫字的時候,在旁邊一心一意磨墨。
這就是傳說中的紅袖添香。
以前林蘇基本不用伴讀丫頭,是因為他習慣用寶筆,寶筆裡面灌的是靈獸之血製作的墨汁,連續使用個一年兩年都幹不了,雖然價格有點貴,但林蘇向來不在乎。
但今天情況有點特殊,他不能用寶筆書寫。
為什麼?因為他今天要做的事情,很敏感,他要給聖典註解。
理論上,僅用寶筆不用寶紙,他的註解聖殿不會知道,但事關重大,他還是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用尋常紙筆墨最為保險。
《論語注》在他筆下如水一般地流出,轉眼之間寫滿了一張紙,轉眼間又是一張,大約半個小時,洋洋萬言的論語注寫滿了十張紙。
小雪磨了第二硯墨,雖然她不懂公子寫的是什麼,但她的心跳還是加速,因為她知道,公子但凡嚴肅地落筆,必定石破天驚,而今天,公子認真的程度,前所未有。
足有數萬字的《論語注》林蘇花了半個小時完成。
接下來,就是《尚書》,花了二十分鐘。
緊接著《道德經》,花了半個小時。
接著……
從中午之前直到夕陽西下,林蘇整整寫了七個小時。
科考之中最常見的十三部聖典註解全部完成。
足足兩百餘張紙,每張紙上都寫了上千字。
七個小時,二十萬字,這在一般人是難以想象的,哪怕是現代社會,都是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