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辯法(中)(第1/2 頁)
此次水陸大會發起的由頭便是要為太子祈福,可是如今太子已經病逝。
這祈福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不過這法會已經開辦,自然不可能半路取消。
當今皇帝便下旨,待得太子頭七之後,改祈福為超度。
故兒這辯法也就今日和明日了,後日就是太子頭七,便要舉行超度法會。
只要再堅持兩日,王文卿便可功成身退,而王浮也能跟隨眾人入宮,去看一看當今陛下是什麼狀態。
許是昨日王文卿一人獨鬥十位高僧的壯舉被傳開了去,今日來大相國寺觀看道佛辯法之人更多,人山人海的,而王文卿真人才一出現,便迎來了一陣喝彩之聲。
聽著這鋪天蓋地的喝彩之聲,已經登臺的十位高僧面面相覷,心中暗恨王文卿攪局的同時,也不由得佩服其道學精深。
其道痕如何,法力如何,眾人沒有動手,自不得知,但其對道學的研究已經算得上融會貫通,各種經典張口就來,眾位高僧也算見多識廣,但有這份學識的,眾人還是第一次見。
“阿彌陀佛,道家氣運之厚,實在令人豔羨,前有玉虛宮劉福雲真人和那正陽真人的傳人王浮道人,一夜縱橫數千裡,斬殺大妖,如砍瓜切菜,今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王文卿,竟然也有如此學識,相比他們,我佛家卻是好些年沒有出過這等人物了。”
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和尚,搖頭嘆息。
“師兄不必煩惱,當今陛下親近我教,只要在這汴梁城中,弘揚佛法,氣運自會偏移。”
旁邊一老僧接過話頭勸道。
點了點頭,這位領頭的老僧沒有再多言,只是道了一句“但願吧”。
王文卿真人顯然頗為享受這種千呼萬喚的感覺,一邊順著百姓們讓出來的道路往裡面行走,一邊還與眾人打著招呼,滿臉笑容。
上了法臺,各自盤坐而定,依然還是王文卿道長一人在前,王浮等人在其身後。
隨著主持法會的官員敲響銅鑼,今日的辯法正式開始。
“佛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但有一毫之私,必墜後天之有,因果即存,今生因果不消,必累後世。”
一老僧當先開口。
“此言謬也,何為因果,冤親債主為何?無非無極大道生髮出後天陰陽對立糾纏而已,孤陽不生,孤陰不長。無非悟空而罪亡,要麼你空,要麼我空,空空如也,無有一物,因果自消……”
王文卿話音剛落,又有一老僧開口反駁。
“道長此言才更謬也,如真與道長所言,身死而因消,則壞人無惡報,好人無好報,作惡容易做善難,無有因果約束,豈不是天下大亂?”
王文卿微微沉思,剛要答話,身後王浮已經搶先接過。
“因果者,陰陽也,彼此有為法耳,人生一念,便有因果存,今世之因累及來世之果,一世無妨,十世百世如何?如一世不能理清,便世世都理不清,因果不清,便無法成道,如此說來,我等修到頭來,卻是修一個空嗎?”
…………
雙方彼此往來,你方剛落,我方又起,王文卿有了王浮的幫腔阻擋,有了思考的時間,又恢復了前幾日的風采。
唇槍舌劍,絲毫不落下風。
其實雙方的辯論,在王浮看來並無甚意義。
如今天道有常,地府不淨,連陽神真人都無法投胎轉世重新修煉,現在討論這因果輪迴之論,其實毫無意義。
王浮都能想明白的事兒,這些個高人自然也都明白,雙方如今其實爭的只是一個理念。
拋開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佛家認為今生所受的苦難,可以惠及後世,要讓百姓去做順民。
而王文卿則認為,應當把握今生,今生是好便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