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2/3 頁)
子心性,三人一路上說說笑笑,很快便氣氛熱絡起來。
可一到太液池蕭恪便又肅起了臉,好像剛才學猴子走路的不是他,嘉和看他這變臉的功夫也是心中偷笑,覺得這個大哥真是太有意思了,自己以前怎麼沒發現。
裴太后和長公主都嫌冷不肯來,景和帝領著一眾年輕的妃嬪站在太液池邊,一見安瀾便把她抱了起來:&ldo;阿瀾你這帽子也太有趣了。&rdo;
安瀾黑了臉:&ldo;都是母親的主意,我又不是隻傻兔子。&rdo;
景和帝想起阿姐兒時硬要他戴的那頂虎頭帽,跟如今安瀾的這頂真是異曲同工,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一片絢麗耀眼的火樹銀花間,蕭玉卻不像旁人般有心情去欣賞。只悄悄看向謝安瀾,憑什麼,她才是父皇的女兒,尊貴的公主,憑什麼父皇只抱著謝安瀾。甚至連蕭茵那個傻子都能站在高臺上,她卻只能跟母妃站在眾人中間,毫不起眼。
她不甘心。
過了沒兩日,裴太后終於等來了回稟。
此次去周家打探的,正是從驪山行宮調來的劉桂,他年輕腿腳快,人又機靈。得了這趟差半點兒沒敢馬虎,能讓太后娘娘夜裡吩咐下來的必定是要緊事。一路上換馬不換人,趕到了淮西周家,只用了兩日就把周家查的底兒掉,連他家看門的大黃狗叫什麼都一清二楚,又一路快馬加鞭趕回了京都。
裴太后聽了他的回稟一直在出神,他也跪著不敢吱聲。直到王嬤嬤進來換茶水,才聽太后道:&ldo;你也辛苦了,先回去好好歇兩日再回來當差。&rdo;
劉桂恭聲應是,退出殿內卻心中打鼓,莫不是自己出了紕漏,惹了太后厭煩?這歇兩日是什麼意思。
一同出來的王嬤嬤瞧他魂不守舍的樣子,偷笑了一會兒還是出聲提醒道:&ldo;你就是心太重,太后要罰你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用得著藏著掖著?這是你差事辦的好,體恤你呢,回去好好松泛兩日吧,瞎琢磨什麼呢。&rdo;
劉桂這才擦了擦汗,給她作了個揖:&ldo;哎呦我的好姐姐,得了您這句話我哪還有不放心的。&rdo;
瞧他走了,王嬤嬤又立在殿外,看著殿中的燈火一直亮著,知道這夜娘娘又是不睡了。她跟了裴太后幾十年了,知道勸也勸不住,多少年沒見主子這般了,怕是有大事,只趕快吩咐小丫鬟去熬些紅棗桂圓茶來。
☆、第十六章
裴太后在空無一人的殿內坐了許久,只望著一尊翡翠佛像出神。
她十四歲便入宮為後,手上沾的血是這輩子都洗不清的。她還記得自己下令杖斃的第一個人,是個年紀很小的宮女,也是別人安插進來的眼線,險些害的她滑了胎。她又恨又怕,終於發了狠,那小宮女被人拖下去時,哭鬧不休,她原本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忘,可如今想來卻記不起她的臉了,只記得那雙含著淚的怨毒眼眸。
可她沒辦法,她要自保、更要護住她的兩個孩子,這深宮中容不得她心慈手軟。但是自從先帝駕崩,昭陽被迫和親時,她就怕了。她怕自己身上的殺孽報應到她的孩子身上,從此再不肯沾血,十年如一日的吃齋唸佛。
天下女子人人都羨慕她的好命,她是定國公裴家的嫡女,更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可她在這鳳座上坐得越久,心中的怨憤就越深。這宮闈的朱牆琉璃瓦就像是困住她的牢籠,沒有一日自由。她手中有權、裴家手中有兵,生怕惹人猜忌,多年來連家書都甚少有一封,她很想有生之年能再回寧武關去,像兒時一樣騎著馬,看看他們裴家守下的疆土,和安居樂業的百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