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雲上非一,人間淨土(第1/4 頁)
三空一邊舞動竹片,一邊說道:“貪名者常忘恩,慕權者常負義,劍乃君子之器,忘貪即為恩義並存。是以修煉貪劍訣之人,萬不可忘恩負義。雲恪,你可記住了?”
姜雲恪諾諾點頭,實則只記住了“萬不可忘恩負義”七字,一門心思只放在了師父演示劍法。
三空手持竹片,破衣爛衫,隨風飄蕩,竟也有幾分風骨,施展貪劍訣時,人如輕雲,飄忽不定,真身難捉。
東離長卿身在縱橫交錯的虛幻劍影中,心無旁騖,不斷揮掌格擋劍影,他的手一觸碰到劍影,便催動內力將其震散。這樣一來,儘管三空劍勢兇猛亦不能佔據上風半分。
三空隧又轉變劍勢,由輕柔轉為剛猛,只是速度微有減慢,東離長卿眼前的劍影也所剩無幾,他一掌震散,見到三空本相,笑道:“你貪念尚存,想要下面那小子急切記住這劍招,是以難以發揮貪劍訣的最大威力。此一招,我略勝一籌。”
三空心裡讚歎東離長卿,此人一面應戰,一面卻留心自己的劍招優劣所在,心性極其沉穩,年少時練全家族中的不世神功,能成為武林後起之秀,位列四客之首,當真名不偽傳。
一番輕微爭鬥,三空雖只消耗微末內力,但畢竟年事已高,體魄自是不能與從前相比。
他此時微微氣喘,竹劍負於身後,立於竹巔之上,藉著清風明月,興致淋漓,朗聲道:“封劍數十載,每日潛心養性,卻將以往在劍道上的迷惑悟解通明,已達劍人合一之化境。但身居深山,卻無人對劍,好生寂寥落寞,今夜初試劍法,卻也大慰性情。”
隨即放聲大笑,笑聲於竹林中迴盪,東離長卿頓覺心中豪闊之氣油然而漲,隨之也縱聲大笑起來。
笑聲歇止,三空將竹劍橫於身前,正欲演示嗔劍訣,目視東離長卿,朗聲道:“雲上非一物,人間非淨土;蜚語並流言,盡出世人口。心志不堅者,常潰於流言;道心不穩者,常敗於蜚語。所以嗔劍訣要旨在於‘知人心而辨其語,通其語而省自己。怒恨悲喜存心頭,四氣盡化劍雨流。’,明白了?雲恪。”
姜雲恪聽得如墜雲霧之中,心頭迷濛一片,記住都難,何況明白其中道理?
一旁的左小仙不屑的哼了一聲,自豪說道:“師伯此話再簡單不過了,意思是說:天上並非只是只有一樣東西存在,人間也不是清靜的地方,所有的流言蜚語都出自悠悠眾生之口。如果一個人的意志不堅定或者心性不穩,就容易受到兩者的影響。”
說到這裡,她自傲的抬頭看向三空,道:“師伯,我說的對不對?”
三空點點頭,心頭又暗忖:仙兒本是出身名胄世家,打小受到書香之氣薰染,許多地方一點即通,雲恪雖是也讀書識字,終究比不過仙兒,我何不將這些劍訣告知仙兒,讓其日後轉承給雲恪。
如此想到,三空心無顧慮,運勁於竹劍上,欺身上前,一個橫掃,劍氣如驚瀾拍岸,其勢洶湧逼人。
東離長卿神色一動,這嗔劍訣較之貪劍訣更為霸烈,更為難擋。見三空攜竹劍逼近,其勢如驚鴻破雲,倘若掉以輕心,必定吃大虧。
當即踏竹而動,右手心凝氣,一掌斜劈,掌氣如刀,兩氣相撞,正如兩股狂風怒撞交織。
霎時間,兩人身處一片渾濁劍氣中,不斷交手,身影閃動如魅,難分敵我。
清風拂盡劍氣,三空手中竹劍早已破裂,氣喘更急,他將竹劍丟棄,道:“東離二尊主內力雄渾似海,當世只怕唯有一念大師與你一較高下了。”
東離長卿氣息勻穩,道:“若我到你這把年紀,只怕早已輸了。”
三空隨即並指如劍,道:“再吃我一劍!”
隨後當空而立,衣袂無風自飄,再次逼近東離長卿,在其周遭,劍氣萬千,如雨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