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少年關元寒氣封,緣來似夢去當空(第1/3 頁)
回到三空竹居後,懷中男嬰啼哭不止,三空知其肚餓,便又去竹林深處,捉來一隻野狐,取其奶汁為他充飢。
復返竹居,已是子時,安撫男嬰安睡後,三空對著燭光,細想那枚玉墜良久,道:“既然你已有姓名,我便不再多想,日後就叫你姜雲恪吧。”於是滅燭而眠。
自從姜雲恪來到竹居後,三空便不似從前那般恣意率性了,成為了慈父。
每日下山沽酒的錢都要用來購買嬰兒食物,沒錢時,便到深山幽谷中捕捉虎豹等,取其奶汁,亦或烹食其肉。
如此這般,過了四年,姜雲恪卻比之同齡人多幾分健碩。
再過一年,三空便帶著他上了三絕觀,讓玄清教他識字讀書,不過他卻不如一清小道士聰慧,總也識得些文字。
姜雲恪除卻廚事,幾乎能自理了,三空折騰了四年,總算輕鬆了許多,一整日仰躺在自制的搖椅上,偶爾到觀中看姜雲恪,順便找玄清煮茶閒談。
這一日,二人趁著下午閒暇時間,到偏西的小亭中,望著山間竹海成蔭,遠山如黛,玄清悠悠一嘆,道:“轉眼間,雲恪與一清都四歲了,而我們,壽命又縮了四年,呵呵……”
三空淡然道:“人世向來倥傯,多嘆無益。”
玄清道:“可是人終究是有七情六慾,若無半點情緒,這芸芸眾生的世界的精彩之處便無從消受了。”
“哈哈……”三空大笑幾聲:“你一介道士,不求無為,反而追尋人間七情六慾,只怕這輩子你也別想得道了。”
玄清不以為意:“道非佛,不講究絕情絕欲,難不成要讓一清長大後與貧道一般孤身一人嗎?”
“此言有理。”三空無從反駁,只是覺得眼前的玄清非一般的道人。
轉念一想,雲恪既非修道中人,也非修佛之人,該有自己精彩的一生,若真隨自己隱居一世,當真有些說不過去。
只是,他體內的寒氣隨年齡增長愈加寒冷,練武不得,倘若寒氣不除,他的生命又能夠延續多少個春秋?
這時,一清突然在小亭子邊急聲大喊:“師父,三空前輩,雲恪暈過去了,而且身上冷得嚇人。”
玄清二人頓時一凜,極速奔向大院,姜雲恪身上寒氣發作,並非首次了。
待二人來到院子中時,姜雲恪雖然是暈過去的,沒有意識,卻在發抖,嘴唇發白,縱使玄清、三空功力深厚,一近他身,也仿似墜入冰窟。
三空扶起姜雲恪,御起真氣為他渡熱,可是姜雲恪仍是處於不醒狀態。
三空起身抱起他,如抱一團千年寒冰,道:“看來,這東離族,我有必要去一趟了。”
玄清道:“我隨你一起去吧,畢竟東離族可不是那麼輕易讓人去的。”
三空躊躇半晌,點頭默許。
當下玄清吩咐一清,道:“為師住房中有些銀兩,到山下也用不著多長時間,若是餓了,便到鎮上買些吃的。”
一清懂事的點點頭。
事不宜遲,三空抱著姜雲恪,與玄清一路向西南而行。
東離族與凌雲寺相鄰,自青城山前去,相距甚遠,若不使用輕功,三空等三人勢必要花上三月左右的時間方能抵達。
但三空與玄清老道俱是內功精湛之輩,晝不停歇,三日便已抵達凌雲寺附近。
路過樂山大佛時,二人不禁驚歎於樂山大佛的巍峨氣象,只是時間緊迫,來不及駐足觀賞,徑直北上。
半個時辰後已到西蜀第一古武世家——東離世家。
東離世家,以《離陽神訣》著稱於世,自幾百年前開始,該族在江湖中少有涉世,但上一屆泰山封禪大會上,《離陽神訣》因為一位神武之才東離長卿而再一次出世。
三空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