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5 頁)
北軍區的聶鶴亭司令員、陶鑄政委和趙傑副司令員“早有聯絡”;“不過聯絡起義的人還沒有回來”。
二縱六師師長張竭誠說:“你若早點起義;我們何必動用這麼多軍隊?”
周福成說:“你們辛苦了。”
二日下午十六時;國民黨軍軍二〇七師殘部被殲滅後;瀋陽全城被人民解放軍佔領。
東北野戰軍主力對瀋陽發起總攻的時候;在瀋陽的西南方向;第七、第八、第九縱隊對營口形成了包圍。國民黨軍第五十二軍軍長劉玉章正萬分焦急;海軍總司令桂永清親率“重慶”號巡洋艦以及二十多艘登陸艦和商船抵達營口港。為了掩護撤退;劉玉章集中起兩個團的兵力和全部的火力;對急速趕來的東北野戰軍實施反擊。當晚;第五十二軍主力開始登船。九縱的重炮團和已經抵近海岸的部隊猛烈射擊。至二日上午十時;第五十二軍一萬四千人被殲;另一萬人乘船逃脫。
營口守軍撤退的同時;駐守錦西和葫蘆島的國民黨軍第六十二軍、第九十二軍二十一師和九十五師被海運至秦皇島;第三十九軍和第五十四軍被海運至上海、南京後轉運徐州戰場。
九日;東北野戰軍收復錦西、葫蘆島。
三天後;駐紮在承德的國民黨軍第十三軍撤入關內。
至此;遼瀋戰役結束。
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中第一個具有決戰意義的大規模戰役;戰役“為解放華北和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戰役歷時五十二天;東北人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司令部、錦州指揮所、四個兵團部、十一個軍部、三十六個師(旅)以及非正規軍九個師(總隊);共計殲敵四十七萬兩千人。其中斃傷五萬八千六百人;俘虜三十二萬四千三百人;起義、投誠九萬零九百人。至戰役結束;東北人民解放軍共損失人員六萬九千二百一十三人;其中陣亡一萬零四百零一人;負傷五萬三千三百二十九人;失蹤一千八百四十七人。
直至多年以後;國民黨方面還有人在反思東北失敗的原因;主流觀點認為;這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內部腐敗和經濟混亂導致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促成失敗的一個原因;而非失敗的根本原因”:
我們銀行準備金不足;但總算還有銀行;還有不少準備金;鈔票也是精印出來的。請問毛澤東的銀行在哪裡?準備金在哪裡?他們的鈔票是在布條子上蓋一顆印;寫上多少元就算是多少元;怎麼不見他們金融受影響?這是事實呀!這個事實是根據軍事上的成敗而存在的;人家天天打勝仗;所以布條子也可以取得人民的信任。我們天天打敗仗;什麼券人民也不信任。
十一月七日;衛立煌從葫蘆島到達北平。
蔣介石下令:“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遲疑不決;坐失軍機;致失重鎮;著即撤職查辦。”
在北平孤獨地住了幾天後;衛立煌飛往上海;然後飛往廣州。他立即受到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視;後被軍用專機“送”到南京上海路家中軟禁。一九四九年初;國民黨政權垮臺在即;衛立煌終於得以與夫人到達香港。這一年的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衛立煌給毛澤東發去一封賀電:
北京毛主席:
先生英明領導;人民革命卒獲輝煌勝利;從此中國人民得到偉大領袖;新中國富強有望;舉世歡騰鼓舞;竭誠擁護。煌嚮往衷心;尤為雀躍萬丈。敬電馳賀。朱副主席、周總理請代致電賀忱。
煌十月江(三日)電
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五日;衛立煌從香港回到廣州。
一天後;毛澤東致電:
衛俊如先生:三月十六日電報收到。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望早日來京;藉圖良晤。如有興趣;可於沿途看看情況;於月底或下月初到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