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毒癮發作時,只有那些毒素能給予他慰藉。
他虐成了自虐,自虐成了習慣,而習慣令我們感到安全。儘管火宅外的好心人跳著腳呼喊,但屋中的人卻不知兇險地露出了詭異的微笑。於是,迴圈往復,於是,墮落沉淪。
你不覺得害怕麼?
如果有一天,你已經再也聽不懂這些話?
佛陀在《法華經》裡曾做過三界火宅的譬喻。他說,如同慈父,親見大廈將傾,為了讓火海危房中的孩子們逃命出離,他許諾給孩子們滿願,糖果馬車,應有盡有。於是,那些幼子紛紛逃脫,這時,房子摧枯拉朽地轟然倒塌。
溫潤泡物語(2)
佛陀是樂觀主義者,他懷著極大的耐心和愛心,動腦筋幫助那些執迷不悟的人。
再去看《出埃及記》。先知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流亡,只要一遇上難題,以色列人就會抱怨,還不如回去給法老做奴隸!還不如死在法老的手裡!畢竟那時候我們坐在肉鍋旁,吃得飽足。這也是一個人類的折射,不單指什麼以色列人。
只要能在惰性和習慣裡生存,一切改變都是奢談。
寧可在奴隸的命運裡吃頓飽飯,也不願意為了自由而忍受一時的飢餓。
不知道摩西屢屢看到人的劣根和人的墮落衝動,會不會產生道德焦慮感。反正,曾經以道德焦慮著稱的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就已經在盛年棄塵而去,再無留戀和憂慮。
這讓我再度體會溫潤泡。
迷的人放不下苦難,勸的人放不下焦慮。
焦慮也是毒,也是塵垢。
想想看,如果一個傾聽的人,懷揣悲心,感同身受,那麼也會病倒。佛教裡有句話,叫做“替眾生背業”。痛苦本不是你的,卻因為不及時清空歸零而產生了病。
那些聽人心事的神甫、和尚和心理諮詢師,都須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若不能指點迷津,若不能了無掛礙,很容易因為惻隱而動心、掛懷,被苦難暗示,被煩惱上身。
師父有句話說得好,聞人說苦,不做苦的垃圾桶,要做苦的焚化爐。不僅幫別人打掃衛生,自己也不能被染汙。焦慮,不就是染汙了嗎?
佛教裡說緣起性空。這緣起性空的道理很深。萬事皆為因緣法,法不孤起,必仗緣生,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萬物都是普遍聯絡,互相依存的。但因緣和合而成的是假有,其中的本性是空性,懂得空性,就能夠在慈悲的時候,發光放熱,而不留戀這慈悲,也不期望慈悲的效果。所謂,事來時,人人是親人,事去時,人人不相干。你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幫不了,你要無掛無礙地走。
焦慮的行者,也是迷的人,他的迷惘,來自對世間無望的責任感。而這個責任,如同不被接受的愛情,是一樣的虛榮。那些拯救和勸導的憂慮,也是第一泡開水要盪滌掉的雜質。
心懷明月,身如琉璃。喝茶喝到通體透明、心意單純,那些苦難和傷害,那些悲憫和憂慮,才能逐漸被過濾掉。
試問,設若聽說了溫潤泡,可以過濾掉你的所累,沉湎的人啊,難道還不來赴約喝茶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新茗似冰心(1)
收拾茶櫃,發現去年的綠茶——趙州禪茶,大和尚送的,還剩下兩杯的量,因為藏匿在櫃子的最深處,忘記了喝。
記得當初剛剛捧得這茶,清香四溢,有些似龍井的口感,卻比龍井更為靈秀。
隔了年看,許是開封后與空氣作用,葉片略微黃了,一道水澆下去,隱約還有茶香,但湯色已明顯晦暗。非茶不好,是我不懂存放之道。
而再好的茶,除非普洱,都是要喝新茶的。
明前,穀雨時分,中秋後,都是新茶採摘和上市的時節。正當其時,茶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