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葉大聞言倒是想到了件其他事,&ldo;你還記不記得隔壁唐嬸家那個被拐走的小兒,也是去年過年集會上的事,我尋思著是不是同一夥人下的手。&rdo;
時間基本一致,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唐嬸跟葉大嫂是遠親,當初孩子丟了,葉家村也派人找過,但都沒找到一絲蹤跡,那柺子團夥估計是熟手。
兩人雖然痛恨柺子,但他們既不是官府,又不是有能之士,也只能泛泛談兩句罷了。
&ldo;每到年關都會出亂子,幾個孩子可都得多注意。&rdo;
走之前葉父特地囑咐道。
葉老大倒是不擔心村裡的孩子,他們村極排外,但凡出現個陌生面孔,就得交代清楚祖宗十八代。
而葉瑜進屋的時候還在想這件事,&ldo;當時衙門就沒查到線索嗎?&rdo;
&ldo;官府的事咱們升斗小民哪裡知道。&rdo;葉父牽著他的手,叮囑道:&ldo;你可千萬不能吃旁人給的東西,有那喪了良心的柺子在吃食裡放蒙汗藥,你一吃就睡過去了,他就能把你帶走。&rdo;
葉瑜聽的認真,一點都沒敷衍。
葉父這一說就說了很久,一直到葉母做好晚飯才意猶未盡地停嘴。
沒過幾天葉父就收到了村裡葉恩家大兒迎親的訊息,是葉恩親自送過來的。
&ldo;南三哥可得回去熱鬧熱鬧,我家大兒小時候還多虧您救他一命。&rdo;
這救命一事,說起來已經過了整整十年,葉恩的大兒名叫葉誠,當年在河邊逮魚,沒成想一個沒站穩就滑倒了,然後就被河水給往下沖,要不是葉父剛巧路過,下水把他救了起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也因為有救命之恩這回事在,每年過年葉誠都得去給葉父磕一個頭,原本葉恩還想叫他兒子認葉父做乾親,但葉父沒同意,這事最後也不了了之。
葉父自然沒有異議,表示自己定會回去。
葉母見葉恩要走,連忙用油紙包包了點滷味塞過去,&ldo;快拿回去嘗嘗。正好晚上還剩點,你不帶回去我們也吃不完。&rdo;
葉恩沒推辭掉也就接受了,想著下次再來的時候從家裡帶點其他的送過來。
一家人要回村也挺輕鬆,寫張請假三天的紙條貼在門上,然後把門一鎖,鑰匙一收,齊活!
回村之後葉父讓葉老太好一陣怪罪,&ldo;都這麼晚了,咋不等等明天再回來,寶哥兒哪受得住冷風?&rdo;
葉父苦笑著賠罪,&ldo;這不是想著早點回來嗎。&rdo;
葉老太也就抱怨一兩句,見小兒子一家回來她比誰都高興,很快就張羅著下雞湯麵條給他們暖暖身子。
一碗雞湯細面,邊上還整齊的臥著一顆對半切開的雞蛋和兩棵小青菜。
葉瑜聞著味道只覺自己已經吃飽的肚子又開始蠢蠢欲動。
但他到底胃口有限,只從爹孃碗裡夾了幾筷子麵條配麵湯吃。
葉父稀里呼嚕吃完了面,葉母不太餓,也就喝了碗湯。
吃完後家裡人開始閒聊,葉父先問:&ldo;誠哥兒親家是哪家的?咋之前一點訊息都沒。&rdo;
說到這件事,葉家其他人也覺得有點奇怪,葉大嫂提著水壺出來,回道:&ldo;我們也是最近才知道,他們家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女方家說是在縣城裡開食肆的,誠哥去送豆腐的時候跟她遇上,彼此都有意,兩家商議過後定了親事。&rdo;
說是這麼說,但事實估計不是這樣的。
食肆啊…
葉父喝茶的動作頓了頓,看來是跟豆腐脫不開關係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