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2/3 頁)
“各位鄉民,本人姓張名安,乃是越王府的管事。”
“本次來到貴村,並非是代表朝廷徵徭役,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聽到不是徵徭役的,村民們暗暗的鬆了口氣。
只要不是徵徭役,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是這樣的。”
張安輕咳,向著金陵方向拱了拱手。
“我家越王殿下,奉陛下旨意要組建工匠營,然手上人員不足,所以就讓某到各村,招聘願意入工匠營幹活的人。”
“什麼,去當工匠!”
張安話剛開了個頭,下方就想起了一陣陣驚呼。
大明可是實行戶籍制度,當兵就入軍戶籍,工匠就進入工匠籍。
這個戶籍一旦定下來,不但要跟隨著本人一生,子子孫孫後代都無法改變。
對於大明的百姓而言,工匠可不是什麼好戶籍。
民戶有田地,只要不碰上災年,勤懇耕種,繳納田賦之後,還能剩下不少糧食,家裡要是再節儉一點,過上有飯吃的日子沒問題。
然而工匠籍就不一樣,他們沒有田地,全靠手藝吃飯。
經濟食物來源,全部是靠朝廷補發。
上面官員要是心好一點,還能讓你吃上一口飯。
要是碰到那種黑心喝血的官員,你不但沒吃沒喝,還要完成朝廷下發的任務。
要是朝廷有什麼大工程,工匠絕對是第一批徵收的人。
比如說修皇陵。
老百姓到那徭役時間,可以直接返鄉。
而工匠們卻沒有這個機會,要一直苦逼的幹下去,甚至到最後為了保密,封禁陵墓中都有可能。
甚至在明初一段時間,工匠沒趕往做工地點,路上的盤纏花銷還要自己承擔。
吃不飽穿不暖,幹最苦的活,而且還有生命危險,不是逼不得已,普通百姓絕對不會轉到工匠戶籍。
也正因為種種原因,工匠的地位,甚至比排在最後的商人還低。
沒辦法,商人雖然地位低下,但人家有錢呀。
而你工匠呢。
不但地位低,錢也沒有。
想想就慘兮兮。
也正因此,張安剛說出工匠營,鄉民們就一片鬧哄哄。
“大家都安靜,安靜……”
被吵的沒法說話的張安,和村長費了老大的勁,才讓眾人安靜下來。
“各位不要擔心,我們這是招工,不是讓你們轉籍。”
“入工匠營幹活,不但戶籍保留,其家庭有一人在工匠營幹活,只要一直幹下去,此家庭還可以不用服徭役。”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會讓大家白乾活。”
“每個月,學徒工可拿到一錢銀子,正式工人二錢銀子工錢,如果晉級到精英工人,每個月可以拿一兩銀子,逢年過節還有米麵肉食發,我們還包一日兩餐,管飽的那種,定期還有肉食食用。”
“如果你要能成為頂級工匠大師,那更好了,每個月不但有十兩銀子,甚至,還可以得到朝廷任命的官職,成為高高在上的官老爺。”
吵鬧的聲音漸漸的安靜下來,村民們看著張安,想著對方喊的話,心中有些觸動。
如果真如對方說的那般好,去工匠營裡幹活也是不錯呀。
就家裡那些破地,種個東西。除去稅和家裡吃,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
當工人不但包吃喝,還有工錢拿,當個正式工節儉點,一年最少能省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啊,幹個幾年就能給兒子說門親,或者是家裡翻蓋房子了。
更重要,還有米麵肉食發。
想到咬入口中滿嘴流油的肥肉,已經好久沒沾肉腥的村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