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陽樓大宴(第1/2 頁)
陽樓坐落在長門街的西南一側,背靠少陽山,前臨萊陽河,這裡本是先祖皇帝初定江山後,特意建造的皇家園林。最初是用來狩獵的,只不過後來宮門改建,被獨立分割出去。
先皇佈施仁德,命人多加修繕,後又建了陽樓,成為世族高官閒暇時的最佳去處。
百姓雖上不得陽樓,卻也可以隨時進出林苑,遊山玩水,遙聽陽樓上傳來的嫋嫋琴音。
今日設宴的,乃是祁家的侯爺,也就是祁唯安的大哥。
上月陛下身體有恙,群臣慌不擇言,有人說了句“不詳”之言,被人告發至皇帝面前。
新皇登基不久,新官上任還三把火,一個年輕氣盛的帝王,更是見不得臣子如此放肆,當即就決定處死那人。
“諸位公孫,你們覺得朕應該處死他嗎?”
帝王威嚴不容敷衍,眾人相視無言,隨即齊聲吶喊:“陛下聖明,此人口出狂言,理應受到懲戒。”
唯有祁君燁一言不發。
“莫非祁侯另有看法,難道覺得朕做錯了?”
帝王手裡的刀,高懸於頂,祁君燁倒是也不慌。
“臣恭喜陛下,此乃天賜之良機,陛下可千萬莫要錯過。”
眾人愕然,皇帝也是。
“先皇施以仁政,百姓們才多加愛戴,陛下初登帝位,若也同先帝一般,以仁德為要。
為君為子,盡了忠孝之義,百姓們才會相信陛下是天命所歸之人。
先皇在世時,面對臣子,親如友朋,陟罰臧否,虛心納諫,如此才有了朝堂上的清明之風。
此人說出狂悖之言,一來是擔心陛下安危,二來也是憂心國事,若陛下能寬容以待,臣子會感念陛下的恩德,陛下也能成就多仁之美名,天下百姓更會知道,自己所侍之君,是個良德之人。
未來史書上,也會留存陛下謙敬納言,寬厚待臣的事蹟,因而臣以為,此為良機,陛下莫要錯過。”
就這樣,那個大臣不僅沒有被砍頭,還得了賞。
而祁君燁也被皇帝賜戶五百,作為他的食邑。
祁君燁左右逢源,自己得了賞,自然不能真的獨享,於是才藉著上巳節眾臣休沐的機會,在陽樓大擺宴席。
他不僅請了高官厚祿之人,還命人從萊陽河引來一渠清涼的山泉,上游供世家子弟們附庸風雅,曲水流觴,朋客相會。
下游則專設糕點果味的小攤販,就算是尋常人家的兒女,也可以坐在清泉兩岸,折柳嬉戲,盡享這春日良辰。
霍重山帶著沈琉璃,早早歸坐於席間。
三月的天,不冷不熱,宴席設在頂層,偶有風吹過,簾動人搖。
沈琉璃打了個冷顫,阿吉連忙看過來,長風又看了他一眼。
“此處是有點冷,我命人送你回去吧。”
霍重山敬完一杯酒,轉過頭將膝前的暖爐朝她推了推。
“剛剛開宴,大家都坐著,貿然離席,多不恭敬。
你只顧敬酒,不必掛念我,許是時辰稍早而已,等到午間,應該也就暖了。”
霍重山沒有說什麼,但還是讓長風下樓取來備好的暖襖,披在她身上。
“沒想到霍將軍和夫人如此恩愛,還是沈公卿有眼光,擇了這樣一個能婿,日後便可高枕無憂了。”
祁君燁端起酒杯,眾人接連附和,沈敏儒還沒有老糊塗,趕忙謙說道:“女婿是好女婿,但天子尚且日理萬機,憂心國事,我等臣子,可千萬不敢仰臥高枕,坐享其成。”
“好,沈公卿說的好。”
祁君燁差點就得意忘形,說錯了話,不由得背後一涼,轉過身道:“好不容易出來,還不快起身給公卿們敬敬酒?”
眾人